人物名片:陈桂祥,男,中共党员,1963年4月出生,1982年12月入伍,1984年6月入党,1988年11月转业。现担任琅琊镇泉口村党支部书记。曾被评为琅琊镇首届“榜样就在身边”先进人物中的“艰苦创业好书记”、浙江省“千村好支书”。
在川流不息的白沙溪畔,琅琊镇泉口村静静地伫立着,如一幅美丽的画卷。近年来,该村在村支书陈桂祥的带领下,积极推进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村庄面貌日新月异,百姓幸福指数“节节高”,为纵深推进婺城“双城”战略落地成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2年12月,正值寒冬时节,19岁的陈桂祥,告别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前往嘉兴的火车,开启了6年的军旅生活。当年的新兵连382人,他硬是凭借过硬的军事素质,扎实的训练作风,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并率先递交入党申请书,成为最早入党的新兵。
六年的军旅生涯虽然短暂,却成了陈桂祥一生的财富,培养了他坚韧的性格和踏实的作风,让他不论何时、何地、何岗位都能踏踏实实、不打折扣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1988年11月,陈桂祥退伍后回到地方,进入国有企业金华市棉纺厂工作。由于业务能力出色,他担任了厂里运输车队队长,负责日常运输事务管理。2000年,为搏击市场经济大潮,他下海种植苗木。
当时传统的丛生桂花大行其道,陈桂祥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角,选择了单杆桂花。“虽然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但军人性格让我坚定自己的选择。”凭着规格全、造型好、棵棵精品的优势,他的单杆桂花很快就打开了销路,采购商纷纷闻香而来,全国各地的采购电话络绎不绝。凭着独到的眼光和过人的魄力,陈桂祥在金华开了种植单杆桂花的先河,从选苗培育到经营销售,一步步写就了自己的“桂花经”。
与此同时,从婺南丘陵到金东低冈,陈桂祥带动了泉口村及周边,甚至安地、雅畈、蒋堂、澧浦等乡镇大面积苗木种植,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苗木致富路。他所经营的金华市琅琊山桂花苗木专业合作社获得了婺城区十大花卉苗木基地、金华市十大特色苗圃等荣誉,他本人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华市苗木产业带头人。
富裕不忘桑梓人。2008年,陈桂祥决定回家乡竞选村支书,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作为土生土长的泉口人,理当饮水思源,我觉得自己有责任为家乡做点事情。”
“当时村里负债30多万元,村干部的误工费8年未发,村民之间也积累了一些矛盾。该从何着手?”经过调研,陈桂祥了解到,村民长期以来习惯打井饮水,由于受上游影响,村里水质问题突出,饮用水改造工程迫在眉睫。于是,他下定决心就此入手,打响了村庄治理第一炮。半年后,当清澈的自来水从家家户户的水管里流出,村民们喝上了健康安全的饮用水时,大家无不为这个新支书鼓掌。
一直以来,泉口村内有两条小溪,梅雨季易发大水,怎么解决村里洪涝灾害问题?2011年,陈桂祥启动了村里的溪流整治工程。该工程涉及到27户村民的房屋拆迁,一开始,村民担心村里没实力完成,都持观望态度不肯拆房,有的甚至要等着看他“闹笑话”。陈桂祥一方面向上级及友好单位争取资金,另一方面多次上门做村民思想工作。终于,在多次沟通协商后,村民被他的坚持感动,纷纷配合拆房。工程完成后,村里彻底告别了水患,很多村民自发放起了鞭炮庆祝。
一场溪流整治带来的房屋拆迁,也触动了陈桂祥欲农房改造的心思。以前的泉口村是村民眼中的“空心村”,村中都是没人居住的老旧房。于是,他趁热打铁,启动了拆旧房、腾空间、建新村行动,翻开了村庄改造新篇章。
紧接着,泉口村各项建设风生水起,建起村办公楼,完成电网改造,铺就各类道路10余公里;完成40余户直坞自然村搬迁、40余亩土地复垦,以及文化礼堂、村休闲公园等新农村项目建设;同时建设老年公寓5处,开办老年食堂;完成投资达390万元的泉口至石岩寺道路硬化……一项项惠民实事的完成,也使得泉口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
眼下,泉口村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在精品村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村庄环境。“作为婺城区唯一的试点村,我觉得肩上担子沉甸甸的。”陈桂祥坦言,建设工程涉及美丽庭院创建、连村公路管网建设、村庄道路白改黑、休闲设施增置……晨曦微露时,他就开始了一天的工程任务安排;万家灯火时,他还伏在桌边研究施工方案,甚至万籁俱寂时,他还在床上辗转反侧,思考着下步工程。
走上村支书岗位后,陈桂祥把军人热爱人民、团结群众、做事规范等优良作风发扬得淋漓尽致。他说,群众的期盼就是工作的动力,无论遇到多大挑战,军人的身份都将激励着他一路勇往直前。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