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苑)位于婺南山区的沙畈乡银坑村,每逢周末都有五六百人驱车两个小时来到这里,走访红色遗迹,追忆英雄往昔,感受红色文化,再品一品农家菜,住一晚山村民宿,带上些许农特产品下山,走亲访友或自炊自饮。据银坑村党支部书记陈凯良介绍,今年银坑村接待游客总量达到2万余人次,带动农民增收70多万元。
近年来,围绕红色主题,婺城串联琅琊镇、沙畈乡、塔石乡、莘畈乡、安地镇红色遗迹组成红色旅游环线。闪闪红星照耀婺城南山,带动了红色旅游,也驱动了乡村振兴。
血雨腥风的年代,粟裕将军曾在婺城南山建立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根据地。1935年5月,粟裕将军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驻扎在银坑村筹划、指挥浙西南3年游击战争,建立组织,创建了“浙南革命根据地”——遂、宣、汤边区特(委),设立司令部、练兵场、营房。
在银坑村文化礼堂,泛黄的书页、上锈的油灯、早已硬化的橡胶水壶……一件件带着历史年轮的陈列物讲述着高举旗帜践初心的红色过往,深深烙刻进参观者的心里。党员宣誓,学生研学,追随红色足迹访问银坑。
在距离沙畈乡不远的婺城区琅琊镇,有一处琅峰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3年3月,琅峰山守军在琅峰山和日军激烈交战,坚守阵地,打退日军,6名战士壮烈牺牲。现在,山顶还保存有抗日战壕遗迹。为缅怀抗日英雄和革命先烈的英勇功绩,山顶建有胜利亭,山腰上建有烈士陵墓,竖立了“抗日阵亡战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纪念碑”。
红色足迹遍布南山,安地镇有蒋宝贤烈士墓及其故居,莘畈乡有红军革命标语遗迹及展馆……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在箬阳乡,晨曦微露,一位白发老人带领数十名党员干部举行升旗仪式。三十多年精心收集旧国旗,视若珍宝般永续珍藏。这份红色精神由老区出发,辐射大美南山,照耀婺城大地。
每年暑假,婺城南山就成了金华市区诸多学校研学的目的地。孩子们穿上迷彩服,戴上红军帽。一支浩浩荡荡的“小红军”队伍沿白沙溪毅行。一路上,老师讲述着革命往事,孩子们感受着漫漫征程。
在红色力量牵引下,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让中国人民站起来,更鼓舞新中国70年建设不忘初心,带领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农家大盘鸡、腊肉、千层糕、苦叶菜……一道道老区美食摆上农家乐的餐桌,催人忆苦思甜,莘畈乡推出的“忆苦思甜饭”更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红军当年的艰辛岁月,成为爱国教育战线上的“网红餐”。老乡的传统民居被整合经营成为老区民宿,成为红色旗帜传承人回望初心的温暖港湾,美丽的仙源湖景,有趣的仙舟湖项目,也搭乘红色旅游的快车呼朋引伴,创造了“红色经济”。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