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感谢你们了,我母亲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近日,在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一楼大厅,当事人张女士的儿子向民警连连道谢。
事情要从12月8日说起,市民张女士来到城中派出所向民警求助,称其在市区某医院附近以500元一斤的价格购买了6斤“虫草”,后经考证此“虫草”是别名为土虫草的地蚕,零售价大概是二三十元一斤。
张女士介绍,她有家属刚好在住院治疗,本就想着买点冬虫夏草给家属补补身子,又碰巧看到路边有人在卖“虫草”。由于外观相似,加之价格比起市场价便宜不少,便花费人民币3000元买了6斤。“我听他介绍说是土虫草,以为是更好的冬虫夏草。”回忆起事件始末,张女士忿忿地说。
拿上刚买的“虫草”,张女士随即返回医院,询问医生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才得知此“虫草”并非冬虫夏草,而是地蚕。虽然也是草药,但是功效却不同。当张女士再次走出医院,却再也找不到卖“虫草”人的踪迹。
了解情况后,城中派出所民警立即启动“阳光坐席”机制,对当天的监控进行查看,锁定目标小贩后,通过调查其行动轨迹并开展走访询问工作,最终确认了小贩身份信息,同时迅速启动阳光联席机制,联合婺城区市场监管局,对小贩开展联合查处工作。据了解,售卖给张女士的土虫草是小贩通过网购所得,最终,小贩主动退回3000元还予张女士,并将网上购买的100斤土虫草全部销毁。
(记者周金权、通讯员杨佳琪)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