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民生

婺窑婺酒跨越千年喜相逢 婺城非遗深度融合文创经济

2020-01-03 09:29:2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本报讯(记者张苑)古婺窑火千年不息,金华酒万家飘香。连日来,一款由国家级非遗项目婺州窑烧造技艺传承人吕永明和婺城区非遗项目传统猕猴桃果烧酒酿造技艺传承人李斌铖合作研发的典藏酒礼盒通过各自渠道代理发售,开启了婺城非遗传承人通过深度融合发展文化经济的一次新尝试。

  这套礼盒中,酒瓶及酒盏均选用草木灰釉自然发色,酒瓶选用了竹瓶变形,保留了婺窑古朴的艺术个性。唐代陆羽《茶经》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在茶圣笔下,婺窑茶具品质上乘,位列探花。这是婺窑唯一见于古代文献的记载。据贡昌《婺州古瓷》相关论证,婺州窑因州得名,与龙泉窑等同属婺窑系,兴于商周,盛于唐宋,于明清时期逐渐衰弱,前后绵延2700多年。

  相较之下,金华猕猴桃果烧酒酿造技艺则鲜为人知。据介绍,这种果烧酒酿造技艺曾流行于金华民间,以纯果肉为原料入窖,发酵完成后经蒸馏而得。早年,酒精度不过十几度,后经沙畈李氏家族改良,酒精度提高到五十多度,形成了下喉绵软、酒后不上头的果烧酒。

  目前,吕永明正在钻研并尝试恢复婺窑系铁店窑等特色品类,李斌铖则创办了合作社,在塔石乡栽种了500亩猕猴桃树,在沙畈乡石宫村搭建了生产线。

  这样的深度融合很快在婺城非遗圈引发热议,众非遗传承人纷纷跃跃欲试。非遗传承人方根木靠着打年糕的手艺撑起了一家人的好日子。平日里,老方总爱研究机械,思量着改装自家生产设备,突破行业内诸如效率低、全手工等技术瓶颈。长山乡的非遗传承人老章近两年凭着他一手了得的切年糖手艺走红了金华人的朋友圈,其中,一款招牌年糕糖总是供不应求。量上不去,症结就在这年糕要经手工刨丝晾晒才能下锅。老章找到老方,二人合计着抱团定制,克服手工不量产的难题。

  此外,诸如金华糕点师傅选用金华佛手加工工艺制成的蜜饯、果脯,研发“佛手饼”,选用火腿研制“火腿饼”;扎染融合婺剧脸谱刺绣;剪纸融合版画等系列探索正在进行中。

  婺城区非遗中心主任朱明升表示,通过深度融合探索文化经济是非遗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次重要的“破题”,这将推动非遗传承人进一步深化非遗产品的个性化、差异化,为非遗文创产品进入市场提供更有利的议价空间。在此过程中,非遗抱团发展还需要诸如互联网技术、食品研发等各类专业人才的加入和支持。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