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民生

婺南狮子岩 茶汤似霜雪

2020-04-13 08:51:3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在婺南山巅,有一处奇险的山坳,四块巨大的岩石分别形似青龙、白虎、大象和狮子,巨大的山岩下有一个古老的小村庄,村子就叫岩下村,归属塔石乡石塘行政村。这四块山岩中,尤以狮子岩最为形象,狮子昂首蹲坐,两个内凹的山洞恰是两个灯笼大眼,侧面一处内凹的锻压则是狮子张大的嘴,沿狮子头绵延而下的是狮子巨大的身形和长尾。关于狮子岩,石塘人最津津乐道的是“狮子岩白茶”。

  据民国二十年《汤溪县志》卷二载:“狮子岩,石塘东北。形如狮踞,上有石洞,如狮张口,相传古有寺,今产白茶。……龙湫上之甜茶,最称珍异。”石塘村朝东北方距离村中心一公里处便是块狮子岩,狮子岩下却不见白茶树,传说中的泉眼也难寻所在。在狮子的“大口”里,尚留有古寺古老的石基。

  石塘村村主任、56岁的董志坚介绍,狮子岩往上的山坡上原来曾有个古寺,寺庙旁边有口泉眼,泉眼边有两棵老茶树,约1.5米高,和山里别处的茶树不同,这两棵老茶树的叶子整体偏白,村里人都管它叫“狮子岩白茶”。幼年时,他曾听爷爷提起,爷爷年少时曾见过“狮子岩白茶”,这白茶产量极少,须用狮子岩口的古井水冲泡,跑出来的汤色似牛乳,亦似霜雪,是村里招待达官显贵的上品。听闻石塘村有此仙茶,周遭及山下也常有人前来求老茶树的枝丫,用作扦插。可是,“狮子岩白茶”到了别处,不是种不活便是出不了白色的茶汤,人们只好作罢。至于古寺,在解放前便没了踪影。关于那口泉眼,村人传说是由于山体滑坡,被乱石埋在了下面。

  村里曾有一位名叫郑志清的老人对村人说起,那两棵“狮子岩白茶”早年是野生茶,后来土改时分给了村里的郑水竿家,后来又划归到集体经济,二十多年前,有人把这两棵白茶树挖走,种到了上塔石村的大岭茶园里,但是后来有没有种活,村里人各有各的说法。但是从那以后,他就再也没见过那两棵“狮子岩白茶”,后来乡里山坑村、大岭茶场从外面引进了白茶,但这些白茶和他所见过的“狮子岩白茶”很不一样。

  婺城区首席茶叶专家苏洪生介绍,他曾于相关史料中翻阅到,“狮子岩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可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胯而已。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汤火一失,则已变而为常品。须制造精微,运度得宜,则表里昭彻,如玉之在璞,它无与伦也。”

  苏洪生也曾听闻一茶友介绍,塔石狮子岩白茶品质超群绝伦、卓而不群,色、香、味、形俱佳。外形细秀、匀整,似凤羽,色泽翠绿鲜活带嫩黄;汤色绿而清澈明亮,滋味鲜爽甘醇,香气馥郁;叶底色泽嫩白似玉,叶脉翠绿;品质独特,饮后回味甘甜,口齿留香。

  关于狮子岩白茶,村里老人中还流传着一个浪漫的故事,且与西湖边的白娘子有着某种渊源。相传美丽的蛇仙白娘子思凡下到人间,在西子湖畔邂逅药店伙计许仙,两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婚后却遭金山寺和尚法海屡屡设计使白娘子显出真身。许仙不知原委,惊吓得昏死过去。白娘子为救许仙,冒死上山盗仙草,九死一生。南极仙翁念她一片真情,允许她带仙草下山。白娘子从仙山带仙草和仙果一路赶回,途中经过狮子岩,白娘子惊叹于这美丽的山水,无意间将仙果遗落在山上。仙果落在狮子岩的高山峻岭之上,遇到肥沃的土壤、清澈的泉水便破壳而出。当白娘子惊觉,回到狮子岩寻找仙果时,却见仙果已长成枝繁叶茂的白茶树。后来,白娘子还曾隐居此山中,日夜守护狮子岩白茶树,潜心修道。(记者张苑)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