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记者章馨予)在浦江县杭坪镇大塘村海拔800多米的高山番茄基地里,今年第一批番茄苗刚刚陆续下种。这两天,农户陈长有都会定期到田间查看番茄长势:“再过两个月差不多就可以上市,今年气候条件不错,希望有好收成。”
作为省农科院产业技术扶持村,大塘村经多年实践,创新分户管理、采摘、结算与统一品种、育苗、移栽、药肥、品牌、销售的“三分六统”模式,成功打造成为高山番茄专业村,如今村里每家每户都种植高山番茄,总面积达100亩,拥有大塘高山、大塘云顶、木勺坪、大塘顺仙四个特色品牌,亩产量最高超3万斤,亩产值最高达8万元。
为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浦江县杭坪镇大塘村村主任陈霞坚承包下村上100亩土地打造专业化种植基地,农户按照标准统一种植,他负责统一收购。多年产业实践也让大塘番茄具备一定知名度,目前60%在浦江本地销售,40%销往义乌、杭州、上海等地。销路虽不愁,但由于农户地头收购价高,销售成本下不来,利润空间逐年缩水。
上周,大塘村与松阳县玉岩镇周安村就高山蔬菜产业发展完成互助结对签约,这也是我市首个村级跨地区高山蔬菜产业互助结对项目。
松阳县玉岩镇周安村是省政协办公厅帮扶结对村,主要产业是四季豆,但产业发展一直面临规模小散、资金薄弱、技术缺乏、远离市场、农民收入低等难题。两个村都在高海拔山区,基础条件、自然资源、产业布局等要素方面比较相近,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也比较一致。今年,在省政协办公厅、省农科院的牵线下,经考察,双方达成绿色产业战略协作。
据介绍,双方将建立定期走访和信息共享机制,推广大塘村的“三分六统”产业管理模式,确保生产出的高山蔬菜安全美味。同时,建立文化交流、产业发展微信群,带动两县产业相关的种子种苗、农药、肥料、技术、营销等全产业链企业服务资源共享。此外,两地还将互设销售网点,扩大村镇农产品影响力,提高品牌知名度,更好地为当地百姓服务,实现合作共赢。
合作开展后,预计大塘村高山蔬菜年产量可达1250余吨,产值达630余万元,相比往年均提高20%,带动周边就业90余人,增加村民年收入200万元左右。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