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婺城区白龙桥镇新昌桥村,迎着烈日骄阳,民宿改造、村庄造景等系列工作一刻都没有停歇。5月中旬,婺城区城投集团与新昌桥村合资成立了文旅发展公司,共同探路文旅康养经济,带着全村百姓走向生态富民的小康之路。
新昌桥村位于金华城西,距离白龙桥镇3公里。全村总人口1365人,总户数499户,党员51名,年人均收入8000元。近年来,新昌桥村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村庄整治、自来水改造、道路硬化、村庄生活污水改造提升、休闲广场建设、文化礼堂、村办公综合楼建设等项目,使村庄面貌、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村旁绵延的白沙溪成为村民们的文化活动长廊。
新昌桥村村支书柯健康介绍,原本白沙溪一带是村里的垃圾堆,一阵风吹过来,恶臭熏得村民们不敢靠近,常有垃圾落入河中,阻碍河流行洪,长期的富营养化让河面上漂满水葫芦等各色水生植物。河流健康每况日下。自开展水体整治以来,村中党员带头,下河打捞垃圾,巡查保障垃圾不进河。村中大量农户从事苗木种植,早出晚归。村两委商议,率先建起生态洗衣房,并安装了照明灯,帮助苗农解决了夜间“洗衣难”问题,因势利导,将大家的“洗衣池”从白沙溪移到了村里。伴随“五水共治”、“浙中生态廊道”等系列项目的跟进实施,村旁白沙溪旧貌换新颜,俨然成为村里的一条靓丽风景线。
沿新铺的柏油路进入新昌桥村,挺拔的古树,各色形制错落的民居,烙刻着这个村子苍老的年纪。听了一曲婺剧,白发老人蹒跚踱步,往村旁的白沙溪岸边去。果真是个好地方。白沙泉清白如练,滔滔而下,映衬得远处的天姆山愈加苍翠茂密。白沙溪畔,蜿蜒秀美的古朴廊桥,临水一排美人靠,遮云蔽日,独独留住了清风和水流的声响。清风徐来,带来水的灵动的气息,好似还夹带着些许淡淡的草木的芬芳。廊桥外,各色乔木、灌木及草本,茶梅正吐艳,海棠新挂了果,大银杏树悄然诉说着指日可待的绚烂美景……一切因水而生,因水而灵。
眼下,村口、白沙溪畔、白沙孤岛上……一处处文化景观讲述着白沙老爷的治水传说,展现着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的源头风采。乡愁记忆馆前,偌大的广场地面上,开始陆续铺陈石砖,再现了白沙溪三十六堰的宏伟布局。村里的有机采摘园正在有序谋划……一个以康养休闲为定位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正在蓄势起航。
(记者张苑)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