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黄土地里刨“黄精”

婺南山区中药材走红“微圈经济”

2020-07-29 08:44:0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清晨下地干活,午后家里忙活,这些天是莘畈乡祝村村民刘银根最忙碌的日子。每天,他都要在同乡的一条山垄上收购新鲜黄精,趁着三伏天的烈日,夜蒸日晒,九蒸九晒,赶制成可直接干吃的黄精。

  近几年,他的黄精走红了金华市民的微信朋友圈,他本人也成了小有名气的“黄精哥”。除了刘银根,汤莘公路沿线还散布着不少“黄精哥”,大户加散户,据统计莘畈乡共有黄精种植面积近200亩,覆盖种植、采挖和加工销售,一个崭新的高山药材产业已初现雏形。

  黄精是一味常用中药材,取块茎入药,味甘,性平,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功效,在历代医家药典中多有记载。刘银根和黄精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早年幼时,尚是物资拮据的年月,村人上山干活,只在清晨喝了碗稀粥,锄禾日当午,早已前胸贴后背,九蒸九晒的黄精成了村民们能量续航的法宝。黄精是和莘畈人一样世世代代生长在这里的土著,喜在阴凉处,村民们跋山涉水都能遇见它。食不果腹,村民们就把它采挖回来,剪去须洗净了放在灶上隔水蒸,蒸透了再拿到太阳底下晒。如此反复九次,生黄精的麻口蜕变为熟黄精的甘甜,肉质感十足,被村民们用作充饥。

  年岁稍长,刘银根开始为安徽九华山一带的加工厂收购生黄精。他跑遍金华、丽水、衢州等毗邻的山区,每年收购20到30吨生黄精。这些黄精经九蒸九晒,在当地被作为特色旅游产品卖,还有不少销往亳州一带,是百姓常用的养生药材。

  年复一年的采挖,让野生黄精在南山逐渐鲜有踪迹。刘银根再也收不到那么多的黄精了。他开始反思,开始转型。他扛着农具,到山上寻找黄精,开垦了10多亩地,把野生黄精种下去。一年接着一年,寻思着它的生长轨迹。一年长一节,须根一年比一年多,块茎自然成倍地变得肥壮。与此同时,刘银根开始琢磨起九蒸九晒的工艺,开始从一个采购商转型为一个黄精加工行家。

  一成灶火一成日光,每一道蒸晒工艺都在黄精的成色、软硬度、口感上留下鲜明的痕迹。一边做着黄精加工,一边分享图文,在微信朋友圈引来一波又一波的关注,加之早期采购业务的积累,刘银根很快被人称作“黄精哥”。

  眼看着刘银根把家门口的黄精做成了“网红”,村民们时不时地也将平日上山采挖到的生黄精卖给他,刘银根40元一斤一律收购,一年下来能收2吨。一斤生黄精九蒸九晒后出7两成品,刘银根将这成品分档,定价每斤150元到300元不等,边做边卖,生意红火,效益可观。周边不少村民也跟着做起了黄精种植和加工,自产自销,补给家用。

  眼下,刘银根正张罗着做相关审批认证,有意打出自己的干吃黄精品牌,正式进入线上销售市场。

  (记者张苑)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