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稻花香生态美农民富

婺城早稻迎来丰收季

2020-07-29 08:44:4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本报讯(记者马晓芬)近日,在长山乡长山四村,碧空如洗,白云朵朵,鹭鸟斜掠,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基地涌动起金色的稻浪。4台收割机和30余名工作人员正抓紧时间开镰收割,农技专家们对刚刚收割的早稻进行称重和验收,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石道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金华市土地连片度最高、实施面积最大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涉及长山、琅琊2个乡镇8个行政村,实施区域总面积13013亩,总投资12.8亿元,分为农田整治区、建设用地整治区、生态修复区三个部分。截至目前,通过一期实施,新增水田2870亩,旱改水621亩,耕地质量提升1246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745亩。

  看着低垂的稻穗、饱满的谷粒,基地相关负责人虞东红对今年首次早稻丰收充满信心。“早在4月初,我们就精选了‘金早09’‘中早39’两个优质品种,对5400余亩稻田进行了播种。这两个品种,具有稳产、错时成熟的优势,为保丰收打下基础。”他说,虽然受疫情及强降雨等因素影响,但是因播种及时,特别是有农业部门的利好政策支持,早稻丰收超预期。

  今年以来,为稳定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婺城区推出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为夺取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不折不扣落实财政各项补助资金的同时,新增区级粮食生产补助资金242万元,其中水稻规模种植补贴由280元/亩提高到300元/亩,为婺城农民送上“定心丸”。

  时令不等人,一刻胜黄金。在虞东红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大型收割机纵横来回收割稻谷,机尾喷出粉碎的秸秆散布在农田里,不到十分钟,收割机停下把脱粒的稻谷“哗啦啦”地倒在货车斗里,为抢收赢得时间。在基地的烘干中心,一车车刚收割下来的稻谷被倒进机坑,分批进入八台20吨位的烘干机,经过烘干后被输送到指定位置,省时省力,十分便捷。“从种植到收割、烘干,全过程机械化,也为早稻丰收提供了保障。”虞东红介绍。

  与此同时,来自市、区两级的农技专家,正在对石道畈项目基地进行现场测产验收。通过实割、称重、水分测量等严格的测产程序,测得该基地早稻平均亩产386.1公斤,最高亩产453.85公斤。农技专家们一致表示,在今年气候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该基地首次种植就获丰收实属不易,说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潜力巨大,为进一步探索粮食增产、增效、绿色等高产栽培技术奠定基础。

  据悉,今年婺城区的早稻种植面积为14800亩,总产量预计5800吨左右。目前,全区各地的早稻收割进入高峰期。区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也将继续深入各田间地头指导,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