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吹起“无纸化办案”东风

婺城法院运用“管网+智能”破难题

2020-07-30 09:06:2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朱慧敏

  本报讯(记者朱慧敏)近年来,随着案件数量增多和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送达难”“送达累”逐渐成为制约法院审判效率、影响当事人诉讼权利实现的重要瓶颈,同时也占用了法院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精力,成为横在法院工作人员面前的“两座大山”。正当法院工作人员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力求推翻“两座大山”之时,今年以来,婺城区法院全面推进无纸化办案办公,稳步推进“管网+智能”送达模式,切实解决送达问题,取得明显成效。

  “以前先上门再打电话,最后没办法只有尝试邮寄直接送达,因为信息不对称或是恶意拒收,结果找不到当事人,导致送达过程漫长。”婺城区法院法官助理章昉炅忍不住感慨,“如今通过管网+智能的模式,切实解决了送达找不到人的难题,进一步保障了法院审判效率和当事人诉讼权利。”

  织密全覆盖“网格员送达网”

  最近,作为一名专职网格员的方璐雯与法院工作人员配合,成功完成一起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件的送达工作。当天接到任务后,她立即前往当事人所在居民楼了解情况,确认被告叶女士家有人居住后,迅速联系法院工作人员进行上门送达,整个询问阶段全程录音并归入电子案卷。

  在婺城,像方璐雯这样的专职网格员每天都要仔细巡查自己的辖区范围、掌握每户的人口基本情况、了解辖区矛盾……“网格员贴近群众,了解群众。对此我们积极依托网格员工作的职能及特性,主动对接辖区相关部门,利用网格员来协助破解我们的送达难问题。”婺城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婺城区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的719名“网格员送达网”,运用录音电话向网格员获取当事人居住情况并同步归入电子案卷,与其组建协同送达队伍,开展直接送达、留置送达。目前该院已通过“网格员送达网”获取当事人信息65次,协同直接送达、留置送达19次,成功送达率79.2%。

  织细速流转“法企送达网”

  在基层法院里不乏一些“诉讼大户”。近日,婺城区法院运用系统智能摸排三年内被诉案件超30件以上企业名单,将辖区15家保险公司、金融机构、房开企业等列为高频诉讼当事人,与其签订电子送达确认书,明确通过浙江法院网、移动微法院、电子邮箱等平台在线电子送达,从诉讼源头上减少纸质材料。

  以某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金华中心支公司为例,其2019年在婺城区法院就有171个案子,原先均以邮寄送达为主。今年双方签订电子送达确认书后,该公司下设的7家支公司均指定专人在电子平台接收相关法律文书。目前已通过“法企送达网”送达31次。

  “接下来我们还将加强与市场监管部门的协作,尝试在企业注册之初,就约定司法文书送达联系人或送达地址,从而进一步助力涉企送达工作简易、快速化。”婺城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织紧高效能“法政送达网”

  在诉讼服务中心成立“1主+2辅”专职送达团队,主动与涉诉较多的相关行政部门协商,由各行政机关选派专人,作为行政诉讼案件的内部联络人,同时建立电子材料流转“钉钉群”、“网络云盘”,实现“法政”实时双向无纸化传输。这是婺城区法院为提升行政诉讼案件送达效率,探索建立的新举措。目前,该院已完成送达9次,双向流转电子材料3次,100%实现当日成功送达。

  “自婺城区法院全面启动无纸化办案工作,借助打造全流程无纸化办案模式的东风,着力提高案件送达效率,从源头上加速案件办理。1至6月,院民商事案件法律文书智能送达应用率100%,智能送达成功率93.8%,平均送达用时6.9天,环比减少4天。”该院诉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责任编辑:郑剑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