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苑、郑睿文 、黄诗媛摄
11月23日上午,“诗画中国行”大型主题采风活动走进“花满婺城”,国内众多知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和新闻工作者共20余人相聚婺城,聚焦“花满婺城”的建设成果,以诗书画为媒,为幸福婺城画像。
采风团在23日-24日两天时间里,一起走读古子城,走进罗店美丽乡村,深入金华山,走访白沙溪三十六堰,在厚重的历史人文和璀璨的现代繁华中,感受这座幸福之城,通过他们的生花妙笔让更多人了解婺城的历史渊源,领略婺城的山水人文魅力,为婺城在“重要窗口”建设和“双城”战略走深走实中谱写华彩篇章。
在“花满婺城”遇见“诗画中国”
“诗画中国·花满婺城”采风活动第一天,20余位画家、书法家、诗人、作家和新闻工作者先后探访悠悠南山,问道巍巍北山,登临古城之巅,饱览婺城大美山水,寻味千年人文底蕴。
据悉,此次活动由《美术报》社、婺城区委宣传部主办,《美术报》北京编辑中心、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婺城区文联承办。活动的领队、浙报集团北京分社社长、《美术报》社副社长吴重生从1994年到2006年,在婺城区工作生活了12年,那是他生命中最美好、最难忘的时光。婺城有他无数的好友,无数珍贵的记忆。此次带领“亲友团”重返婺城,他的内心充满感恩。
据吴重生介绍,“诗画中国行”走进金华婺城,是继该活动走进福建厦门、安徽宣城和湖州安吉之后的第四站。吴重生说,婺城是“浙江之心、水墨金华”的璀璨明珠。通过采风,艺术家们对婺城的色彩和温度有了真切的认识。今天的婺城,堪称美丽中国建设的“优等生”。在金华北山山顶,艺术家们齐声歌唱“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齐声高诵“今天,我们都是婺城人!”这一次回到婺城,吴重生带来了他文学攀登道路上尊敬的师长,多年深耕艺术圈结交的挚友,他要带着他们,读一读他灵魂的故乡。
匍匐在南山脚下的琅琊镇,文艺家们寻访白沙溪,在展陈馆、古堰坝、古廊桥寻找属于白沙溪的生态与人文基因,在三十六堰的前世今生里重温2000年前的汉时,朴素的济世情怀与治水智慧。白沙溪旧名“白龙溪”,是婺城区的母亲河,主流长68.3千米,水系崎岖蜿蜒,给养着金华100多万人的“大水缸”。史上有这样一段传说,“白沙老爷”率领三十六骑从大漠孤烟中走来,忽见山水清丽,峡谷悠长,山穷水尽之处,柳暗花明,别有洞天,长久停留,不忍离去,此地遂名“停久”,山不在高,有贤则名,故“白沙老爷”移步之处又名“高儒”,村名千年未改。长山乡的十八泉,琅琊镇琅峰山峭壁上的五指印,崖对面的无头石人山……都与之有关。
在缠绵于北山的罗店镇,文艺家们寻访婺城的灵山秀水、古村民居,感受这片土地上的人文风貌与时代变迁。
在“幸福婺城”邂逅“醉”美风情
采风活动中,采风团一行前往金华山各处进行采风,在诗画田园般的山水间流连忘返,挥洒胸中翰墨,书写婺城故事。
一走进智者寺,采风团成员们就感受到了其中庄严肃穆的气氛,纷纷放慢了步子,细细打量着这座兴盛于唐,重修于宋,延续至元明清,毁于近代后又在早些年复建的寺庙。“智者寺虽然是新修建的寺庙,但是拥有的文化底蕴却丝毫不逊色于一些老牌寺庙。”黄色的围墙、青色的山峦、红色的梁柱,古雅、和谐的色调令画家罗雪村啧啧称奇。诗人罗鹿鸣也毫不吝啬赞美之词,这次的智者寺之行给予了他更多的灵感,将他的精神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未来创作的诗歌所能反映的禅意和佛性也能更深入了。
站在双龙洞景区远眺,层林尽染,云雾缭绕,如入仙境。见到此情此景,画家赵宗彪忍不住拿出了随手携带的素描本,开始细细勾画着自己心目中的婺城山水。双龙洞世界一绝的“卧舟同船渡”,冰壶洞瀑布的珠玑四溅……金华山拥有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让采风团成员们纷纷赞叹不已。“今天一天游览下来,婺城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无水不美、无山不奇。”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院委梁永琳表示,“这里对于画家来说是一块福地,能在水墨创作上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
晚上,他们走在婺州古城的街头巷里,听这里的老居民漫话从前;他们驻足万佛塔内的壁画和浮雕前,连连感叹其艺术性和审美价值;他们登临万佛塔之巅,在华灯初上的璀璨里望见江南的思念……他们用新闻记录,用绘画抒情,用诗歌呐喊……
这一天的采风活动行程满满,同时也收获满满,婺城的山水及文化不仅让采风团成员们流连忘返,更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作热情。不仅是婺城的山水,这一路走来,听到的人物和故事更牵动着采风团成员们的心田:“希望下一次还有机会来到婺城,从婺城的人物和故事中再一次感受到她的‘醉’美风情。”
千年婺州府,悠悠金华城。眨眼千年,璀璨婺文化于浩瀚时空中倏然醒来,在新时代的雄壮号角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婺城立足文化资源禀赋,吸引越来越多的文艺家、媒体人及专家学者来到这片文化沃土,触摸这片活力热土,也为婺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如今,“浙江之心”日新月异,美丽“双城”落地成景,“花满婺城”灿烂绽放,“和美金华”的动人旋律在婺城人心中叩开清晰的回响。人民的幸福就像花儿一样绽放!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