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徐美琴)“陈阿姨,你家灭火器的检查卡登记了吗?”3月的一个上午,细雨绵绵,空气中还夹杂着些许寒意,但网格员周俊斌一如既往地在网格内巡查。
周俊斌是婺城区城北街道站前社区工作人员,也是社区第一网格的网格员。最近,周俊斌忙着走访网格内的店铺和小区,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在一家小饭馆,周俊斌熟络地与老板陈连妹打招呼,并检查了她家的灭火器。看到检查卡上漏登记了一天,马上提出:“每天都要做好登记,做好防范,安全第一。”
“最近一段时间,既经营生意又用于居住的的店铺发生不少事故,隐患太大了。”在隔壁的店铺,周俊斌仔细地和经营者讲述消防隐患带来的危害,提醒她注意安全,不要在店里住人。
“因为平时经常接触,所以我大概知道哪几家经营者会住在店铺里。”周俊斌说,作为一名网格员,他对网格里的人和事非常熟悉,因此能更好地排除隐患、矛盾,做好精准服务。
周俊斌还时常走访辖区内的高龄、独居老人。“我这片网格里有2位独居老人,5位高龄老人。”社区里有什么活动,周俊斌都会积极与老人沟通、交流,请他们参加,不方便出门的老人,他会与同事一起上门送慰问。“前些天三八妇女节,他还专门送来了花篮。”85岁的李奶奶笑着告诉记者。
老人遇上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会向他反映。邵阿姨独自居住,此前因为水管漏水问题找到周俊斌,他第一时间帮邵阿姨联系了物管工作人员处理。“有了他,我独自生活,在外的孩子也安心多了。”邵阿姨感激地说。
不仅仅是服务老人,居民有什么问题,周俊斌也都会热心地帮忙解决。日前,恒泰楼小区居民骆女士反映楼道卫生差,地下储藏间电线裸露,存在安全隐患。接到居民的诉求后,周俊斌第一时间前往现场查看情况,联系小区楼道长,沟通解决此事。
在婺城,像周俊斌这样的网格员还有很多。近年来,婺城区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触角,细化网格治理单元,填充各方资源力量,消除基层治理真空,全力探索“看得见、管得起、有人管”的基层社会治理婺城“微网格”样板。全区27个纯社区在原有的133个网格基础上细分成1977个“微网格”、244个村居在原有283个网格基础上细分成2438个“微网格”,组建企业“微网格”113个。并通过组建“链条式”微信塔群畅通信息渠道,通过创新一项制度、五个快速、八项职责的“一五八”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标准,打造了一支支优秀精干、贴心服务居民的“六有”社区微网格队伍。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