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艳霞)今年3月,白龙桥镇虹路村荣获婺城区2021年度3月份农村环境“十佳村”称号。对于这份荣誉,村民们特别自豪。要知道,从一个众人眼中的“脏乱差”村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十佳村”,这倾注了全村人的心血。
近日,记者走进虹路村,村庄花团锦簇,道路整洁干净,景点引人入胜。正在村口清扫道路的徐奶奶乐呵呵地说:“以前,我们村可没有这么干净,都是这些年来慢慢整改好的。你看,现在村里池塘清澈了,路面干净了,环境变美了,住起来蛮舒服的。”
绿化覆盖率从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十,是虹路村“肉眼可见”的变化。“原先我们村里只有主干道两侧有绿化,现在处处都能看到美丽的花草。”虹路村党支部书记方玉贵介绍,近年来,为美化村庄环境,村两委在主干道两侧种了不少绿植,让村庄有了好的“面子”。
“面子”工程做好了,“里子”项目也要跟上。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2020年,村两委在整治村庄的同时,在村庄内部增植了不少花草带。除此之外,村里还充分利用房前屋后、路边街角的有限空间,因地制宜种植花草,让村庄环境有了质的飞跃。
村庄环境靓起来了,精神文化也不落后。在小广场里,宽大的LED屏幕显得现代感十足,华灯初上,LED屏幕播放着电影、宣传片……宽敞的小广场内,村民们载歌载舞,让这个原本安静的村庄瞬间热闹了起来。
据了解,为强化精神文明建设,虹路村还以小广场为中心,在周围建设文化墙、主题小公园以及休闲走廊等,形成广场“精神家园”。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或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孩,都是该“精神家园”的受益者。广场“精神家园”不断为群众的生活增加色彩和注入活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们村现在看不到垃圾了,定期都有人清扫,家里的垃圾也有人来回收。”村民张大伯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固定的“功课”就是将自己家里的垃圾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装起来,放在门口等候专人来回收。
为切实保障“垃圾不落地,分类有标准”,虹路村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到户,以一季度发放一次“分类垃圾袋”的方式,鼓励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并以“回收外包”的形式,安排人员定期回收,确保垃圾“不留村”。
“以前,不管什么垃圾我们都倒在一块,往垃圾站一扔就完事了。一到夏天,垃圾站附近苍蝇、蚊子多,味道也难闻!现在可好了,每家每户分类,村里派人来收。垃圾站没有了,村里的环境也好了,我们出来遛个弯,看着都舒心!”不少村民高兴地说。
据了解,为改善人居环境,改变原先“脏乱差”的现状,虹路村村两委在2020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全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让村庄发生了蝶变。未来,该村还将持续发力,全面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