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君楠)宽阔平整的柏油路、简约大方的彩绘墙体、整齐划一的停车位……日前,记者走进城中街道桂林街看见,道路已焕然一新,特别是颇有山水气息的墙绘,更是让人眼前一亮。
“桂林街沿街商户大部分从事印拓、裱画的经营,整个街区艺术氛围浓厚,为此,我们在改造过程中,也充分突出桂林街的特点,在墙绘上也加入了文房四宝、水墨山河等元素,共同打造‘文艺街区’。”区“五改”指挥部工作人员张安青告诉记者。
除了契合街区的原有的氛围外,区“五改”指挥部在改造过程中也注重实用功能。记者在桂林街和胜利街的连接支线上看见,因坡度较大,改造后的支线的路面涂上了一层防滑材料,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并重新规划和设计了道路中间的绿化带,提升景观绿化的同时,增设了可供居民休息的设施。“我们还在景观中设置了人行道,实现‘人车分流’。”张安青说。
在城中街道军分区小区,这里的老旧小区也已完工。“我们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属于老旧小区。以前进入小区只有步行楼梯,车子都开不进来,而且小区内部道路狭窄、管网老化,也没有停车位、路灯等基础设施,楼房外立面也比较陈旧。”该小区居民王小仙说,自从去年8月该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启动以来,小区新增连接外部的车行道、居民楼外立面改造、雨污分流改造、绿化提档以及新增停车位30余个,改善了小区的人居品质,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西市街商圈体育街7号,记者看见,这里的外立面改造已完工。改造涉及建筑外立面喷漆整治,沿街店面招牌更换,空调外机罩规整等内容。“这栋楼靠近西市街商圈,人流较大,屋顶的房瓦已经破损,容易脱落,有安全隐患,所以在此次改造过程中,我们对屋顶的瓦片进行全部换新,并加固。”区“五改”工作人员严航介绍,在改造过程中,也注重人性化设计,“在安装空调外机罩时,我们采用了连体机罩,美观大气,也兼顾居民后期对空调外机的护理和维修。”
桂林街、军分区小区等老旧小区的华丽转身,是婺城区“五改”工作的缩影。近年来,婺城区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经过改造提升,实现了基础设施完善、绿化美化提档、设计科学助民。这些老旧小区的“颜值”不断提升、“内涵”不断丰富,焕发出更多“青春”活力,充满“时尚”气质。
据了解,2021年,婺城区先后完成了西市街社区、明月楼社区、青春路社区、通园路社区的62个老旧小区改造,累计完成改造小区建筑面积约44.9万平方米,并新增植草砖停车位271个,小区道路优化15.28万平方米,可提供划线停车位2000多个,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旧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方面,婺城区共改造小区42个,涉及662幢建筑,建筑面积约20.5万平方米。
“2022年,婺城‘五改’工作还是从解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出发,在不进行‘大拆大建’的前提下,主要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计划投入3.35亿元,改造城东、城中区块69个老旧小区,并全面完成城区范围内的居住小区的‘污水零直排’建设,为婺城打造‘人居品质新高地’贡献力量。”区“五改”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