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檬檬)家中有人发烧了,没有常备退烧药怎么办?独居老人行动不便,该向谁求助?居民居家隔离期间缺少生活物资如何是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入新阶段,为保障重点人群的日常生活所需,婺城区城东街道通园路社区的“小巷管家”与“小巷助理”们发挥“十八般武艺”,运用各种方式向辖区内居民开展物资暖心配送服务。
“您好,我感觉自己产生了症状却又买不到抗原试剂,能帮帮我吗?”近日,接到居民的求助电话后,通园路社区的“小巷管家”孙宏烈第一时间便联系了其他志愿者一同上门为居民送去了抗原试剂。
今年6月,已经退休的孙宏烈组建了东上小区爱心驿站志愿服务队,平日里便一直为小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自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以来,身为“小巷管家”的孙宏烈一刻也没有闲着:线下,他与志愿者们一起走街串巷宣传防疫知识并呼吁居民出行正确佩戴口罩;线上,他组建便民服务微信群,通过协调资源以及募捐筹集等方式,为有需要的居民家中送去防疫、生活物资。“只要有能够帮上忙的地方,大家基本都会主动参与,每次群里组织志愿服务往往都是一呼百应。”孙宏烈告诉记者。
“您不必太担心,用了药以后好好休息,马上就会好起来的。”日前,记者看到通园路社区的“小巷助理”金晓哲正耐心地安抚居民胡阿姨的情绪。对于自己突然变“阳”这件事,胡阿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家中也没有储备相应的物资。金晓哲得知情况后,立刻化身“跑腿员”为胡阿姨一家送上了急需的药品和食物。
据了解,为适应目前疫情防控新政策,切实做好基层服务工作,通园路社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凝聚网格服务力量,组建多支暖心小分队开展物资配送服务。作为一名社区网格员,金晓哲每天与队员们一起,为居家隔离的居民们上门“跑腿”,不断化解居民们由于物资短缺产生的难题。
有了诸如孙宏烈和金晓哲这些“小巷力量”的暖心助力,社区在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初期的运转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同时,通过“小巷力量”切实解决居民生活难题的方式,不仅打通了爱心传递的最后一环,也让居民们真正感受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幸福感。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