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华日报记者 叶骏)日前,金职院实验剧场灯光璀璨,婺城区第二十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戏曲专场轮番上演“大片”。琅琊镇中心小学11位小演员呈现的原创婺剧小戏《白沙情》,让在场评委及观众赞不绝口,最终获得本次艺术展演一等奖的第一名——这对一所坚持多年婺剧普及的农村学校来说,既是一次完美绽放,也是一次充分肯定。
《白沙情》剧情分为三场:琅琊白沙溪畔山清水秀,如诗如画,一群翠衫姑娘欢快起舞,三位小记者到白沙溪采风,与当地孩子对话,了解白沙堰及卢文台的故事;雕塑中的卢文台被唤醒,回忆自己当年造堰的初衷和决心,“卢文台”演唱,其他演员静听;小记者和当地小姑娘立志做一个像卢文台那样无私奉献的人,用歌舞歌颂卢文台。
白沙三十有六堰,春水平分夜涨流。每岁天禾无旱日,此乡农事有余秋。2020年12月,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白沙老爷”、婺城“李冰”卢文台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他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将白沙溪两岸荒原变良田,两岸成富乡,却不居功不受赏。卢文台的大爱、大德、大智、大勇之精神值得传承,卢文台的无私、无贪、无畏、无怨之美德令人敬重。
《白沙情》就是根据琅琊白沙堰和造堰英雄卢文台的故事创作的一部现代婺剧情景剧,结合舞蹈艺术、婺剧唱腔、婺剧音乐等元素原创而成。其间,遇到了婺剧唱腔如何更适合学生演绎、舞蹈与婺剧音乐如何更好融合出舞台效果等问题,琅琊小学校长梅映和郑寅老师通过不断搜集资料,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将复杂的婺剧唱腔滩簧改为西皮转紧都子唱腔形式,最终确定了适合学生表演的《白沙情》剧本。
白沙文化底蕴和卢文台的精神内涵,已然成为琅琊小学的精神坐标,潜移默化地影响全校师生,成为不可割舍的校园文化品质。排练过程中,每位孩子充分融入故事情节中,感悟卢文台的精神世界。
长期致力于校园艺术普及的该校校长梅映表示,琅琊小学是市区最早开展婺剧进校园的学校之一,也是农村学校中艺术教育扎实推进、效果明显的佼佼者,希望琅琊少年再接再厉,在成就自己的绚丽舞台上与非遗携手,共赏婺韵花开。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