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华市婺城区铁路文化广场,一场“‘八八战略’在身边”蹲点宣讲集中展示活动引来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我们都领到了一颗麦穗,待会儿展示结束的时候要上台用麦穗给宣讲员们投票呢!”城西街道中山路社区居民王阿姨得知自己摇身一变成了“评委老师”,异常兴奋。从“吃瓜群众”到“现场评委”,从“驻足围观”到“深度参与”,一下子就拉近了市民朋友与理论宣讲的距离。
据悉,蹲点宣讲是婺城紧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时代课题,积极探索的基层理论宣讲新路径,从调研方案的形成到群众座谈互动,从实地走访到主题宣讲,从调研手记到成效回访,蹲点宣讲的6种打开方式,重塑了具有婺城特色的基层宣讲新体系。近年来,婺城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不断改进思维方式和宣讲方法手段,着力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1
聚焦“广、融、新”,互动载体持续丰富
融合配置宣讲资源,互动“走亲”更“走心”。建立区级理论宣讲资源库,以开放合作思维,联合多部门共享宣讲资源,分层分类、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分片区开展巡回宣讲,打破各部门单位各自为阵、单打独斗的单一模式,从“一碟小菜”到“满汉全席”,形成跨部门跨领域宣讲走亲的互动局面,进一步丰富宣讲活动内容、激发参与热情,达到“1+1>2”的效果。
打造广泛宣讲阵地,延伸基层宣讲触角。依托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企业文化俱乐部、社区文化家园等传统的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做好宣讲工作,向群众中间延伸,切实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推进覆盖全区20个基层理论宣讲点建设,充分发挥“宣讲在线”数字场景应用,现已注册骨干宣讲员652名,累计宣讲打卡1320余次。
新媒体传递新理论,掌握宣讲“流量密码”。着力将精品宣讲内容搬上“指尖”和“云端”,利用“学习强国”、婺江潮、融媒抖音号等融媒体资源优势,打破宣讲时间和空间界限,打造线上“云课堂”、红色“直播间”,进一步扩大传播面和到达率。推出《村子里的国际牧场》《村里来了个年轻人》《打造先进制造新引擎推动“八八战略”再深化》宣讲VLOG21个,理论宣讲掀起后浪潮音。
2
聚焦“建、赛、育”,品牌价值持续放大
组建“润婺有声”宣讲联盟。统筹北高峰、南山南、婺实00后等全区宣讲子品牌58个,搭建理论宣讲志愿者联盟,依托婺江潮声理论宣讲品牌力量和平台优势,充分发挥理论宣讲联盟作用,发布同名主题曲MV《润婺有声》,全网点击量达270万次。
迭代“书记课堂”赛拼平台。推动理论阐释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相结合、调查研究与破解难题相结合,紧盯“关键少数”,创新理论学习载体,在全区层面迭代升级“局长课堂”,将经验做法固化为制度成果,打造“书记课堂”。引导党员干部赛实干、赛实效、赛实绩,努力营造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干事氛围。截至目前,16名书记局长走上讲台,全区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走进课堂。
培育“领婺·新青年”品牌。发挥“领婺·新青年”青年研习小组力量,聚焦青年群体,与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师生一道,开展“追寻足迹现场学”的研习活动。举办“润婺有声”全区青年骨干宣讲员联学联讲训练营,围党的二十大精神、“‘八八战略’在身边”“千万工程”“浦江经验”等开展主题宣讲780余场,依托8090、00后宣讲员的示范带动,将理论学习宣讲辐射到各行各业的青年群体。宣讲团成员徐冰昕入围第三批浙江省“00后talker”,张永成在金华市“婺江潮声”青年蹲点宣讲活动获“调研之星”,选送的《村子里的国际牧场》获评市级蹲点宣讲优秀案例。
3
聚焦“头雁、新雁、群雁”,队伍结构持续优化
发挥“头雁”效应,坚持以上率下。成立区委宣讲团,建立区领导在分管领域与基层联系点定期开展理论宣讲机制,推进各单位一把手在本单位本系统利用主题党日、周一夜学、科长课堂等载体进行宣讲。紧盯“关键少数”,激发雁阵活力。
激活“新雁”活力,坚持以新促新。先后成立8090宣讲团、00后宣讲团,以“新鲜血液”激发“一池春水”。每年开展宣讲员培训,重点培养一批干劲十足、想法新潮、真知灼见的“新雁”宣讲员,在激发宣讲员群体干事创业热情、带动整体“积极起来、成长起来、新潮起来”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婺城奋进故事、典型人物以形式新颖、受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呈现出来。
增强“群雁”聚合,坚持以点扩面。积极统筹内外资源,在组建宣讲队伍时,既从机关干部、基层工作者等群体中选取“正规军”,也从草根名嘴、身边好人、文艺名家中招募“游击队”“轻骑兵”,把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各类宣讲能手挖掘出来,打造层次丰富、广泛覆盖、专兼结合的宣讲队伍,发挥各自领域优势,以润物细无声的韧劲,把党的创新理论源源不断地送到群众心坎上。
4
聚焦“针对性、吸引力、有效性”,宣讲手段持续迭代
蹲点宣讲,确保宣讲针对性。举办“‘八八战略’在身边”——“润婺有声”联学联讲训练营,组织学员们分成创新发展、基层治理、文化繁荣、社会共享、绿色家园、乡村振兴6个组,在田间地头和村民讲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工厂车间给工人讲安全生产、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校园课堂向师生讲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宣讲员结合不同宣讲对象的所思所想、切身体会,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分层、分众的理论宣讲,以小组为单位“走出去”摸实情,“沉下去”深调研,让调研之风吹遍基层一线。
文艺宣讲,确保宣讲吸引性。创排大型红色文艺党课《南山火种》《百年风华》,以现代婺剧的表演形式展现本地革命先烈蒋宝贤的斗争事迹,以艺术形式演绎宣讲红色革命历史,奏响峥嵘岁月印记乐章。将理论宣讲嵌入“三服务”“文化进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以快板、道情、脱口秀等形式,将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政策融入文艺创作中,党的二十大以来,开展“文艺+宣讲”200余场次,实现理论宣讲“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
群众测评,确保宣讲有效性。动员宣讲员分别赴学校、企业、村社开展宣讲,以群众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宣讲员参加“‘八八战略’在身边”主题宣讲成果展示活动,并邀请现场群众与领导、评委一起为宣讲员点赞助力,评选出“润婺有声”领麦人最佳人气选手,将“宣讲得好不好”的评价标尺交给群众手中,让理论宣讲始于群众所需,终于群众满意,提升基层理论宣讲的“抬头率”和“点头率”,推动理论宣讲真正走下舞台、走入群众、直抵人心,切实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这样美丽的荷塘景色,并不只有在西湖可以领略,在我们婺城区西南山区的长山乡卢家村,就有这样一份美景……”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在婺城,一场又一场的理论宣讲还在继续……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