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为国饮,儒家以茶明志,佛家以茶参禅,道家以茶修心,医家以茶入药。茶,是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的产物。
在婺城,罗店鹿田一带产一名茶——婺州举岩,源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皆为贡茶。五代十国毛文锡著《茶谱》,文中有载:“婺州有举岩茶,斤片方细,所出虽少,味极甘芳,煎如碧乳也。”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在文化领域倾力打造“宋韵文化”标签,而被誉为“小邹鲁”之称的金华,婺文化的发掘和传承方兴未艾。一部网络剧《梦华录》使得宋代点茶技艺火遍大江南北,金华当地就有许多茶文化爱好者争相了解、学习点茶技艺。2022年11月29日,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又为中国茶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婺州举岩制作技艺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子项目名列其中,这不仅仅是茶文化的传承,也是婺文化的传播,更是茶产业的振兴。
宋代,饮茶之法以点茶为主,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点茶为时尚。点茶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是一门艺术性与技巧性并举的技艺。婺州举岩宋代点茶技艺点出的茶汤呈现着雪沫乳花,厚而白,经久不散,著盏无水痕。
先碾茶过罗,再将研细的茶末放入茶盏,注入沸水,将茶末调成浓膏状,以黏稠为度。然后边注入开水,边用竹制的茶筅击拂,反复搅动使茶末上浮,在茶汤表层形成粥面。
在点茶过程中,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击拂的频率。手腕垂直向下持筅,以相同方向匀速击拂,且击拂动作要有一定力度;其间,要少量多次注水,让茶粉与水充分交融,形成丰富而细小的气泡。
《梦华录》中浓墨重彩描绘的“点茶”“斗茶”场景,让不少人对宋代茶事兴致盎然。2021年婺州举岩茶宋代点茶技艺被评为金华市非遗。金华知名茶艺师郑健美花了5年时间恢复了这一技艺。婺州举岩作为唯一入围“人类非遗”的八婺茶叶品牌,婺城拾珍之一,借宋韵文化火爆出圈的机会,在增加品牌传播力度、宣传举岩茶文化的同时,更需加大保护传承的力度。
(记者 傅伟炎 周金权)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