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强化“四力”打造特色法治小镇

婺城法治赋能“三农”富了农民钱袋子

2023-11-17 08:48:58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华日报记者 孙武斌 通讯员 张学正

  本报讯(金华日报记者 孙武斌 通讯员 张学正)“这批新上市的富硒米,除了市区销售,主要销往上海、深圳和杭州,最优大米的价格达到40元/公斤。”11月14日,婺城区蒋堂镇种粮大户盛桂有算了一笔账:今年共种值了670亩晚稻,产粮350余吨,真正实现了“一亩田万元钱”的效益。

  蒋堂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富硒土壤资源,富硒主导产业达2.1万亩,其中富硒大米1.4万亩,富硒果蔬7000亩,是名副其实的“浙中粮仓”。近年来,该镇围绕建设省级农业特色强镇总体目标,加快富硒产业建设,培育地域农业品牌,三年来累计投入资金1.31亿多元,完成洪村畈、直里畈、前源畈等多区域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项目及富硒粮食主产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前源村、杨新村等集中性农产品展销中心建设。

  “全域土地整治,离不开法治护航,确保整治过程公开公正公平。”蒋堂镇党委书记杨颖慧说。该镇以创建国家级自然富硒区、省级农业特色强镇为蓝本,不断强化法治引领力、能动力、向心力和保障力,优化“三农”法治环境,打造法治小镇建设新高地。

  该镇在婺城区司法局指导下制订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合同合法性审查工作若干规定》等合法性审查制度,明确审查范围、标准、流程。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全程参与全域土地整治和非粮化整治,把法规、政策说深讲透。该镇在开展许里村土地整治期间,两天完成签约、30天100%搬迁,过程“零上访”,入选金华市“七张问题清单”示范案例。全镇3000余亩非粮化整治土地恢复粮食种植,早稻水稻种植面积走在婺城区前列。

  法治赋能,也彰显了基层治理本色。该镇积极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梳理多项风险点,主动介入、尽心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以省级金牌“金桂”人民调解室为引领的镇村调解队伍主动上门排解纠纷,今年共化解矛盾纠纷134起,矛盾纠纷发生率下降25.4%,连续多年无行政复议诉讼案件发生。

  目前,全镇17个行政村都组建了“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村干部+网格员+法律明白人”4+N服务团队,在提升80余个传统法治阵地的基础上,与辖区内省金华监狱和省第二女子监狱进行深度交流协作,成立全省首个“监地法治文化示范基地”。

  同时,蒋堂还是一个移民镇,17个行政村有近半人口是不同时期移民而来,集镇所在地沙畈村由5个移民村、7个民族组成,通过“金法宝”农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项目,打造“实体+平台”“线上+线下”模式,打造“法助共富、法助成长、法助养老”全生命周期学法用法平台,群众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连续11年实现零上访,矛盾不出村。村集体实现从欠债80万元到年收500万元的华丽转身,并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