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静怡)11月19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在上海圆满落幕。闭幕式上公布了长三角人文乡村创意设计大赛获奖名单,其中,婺城竹木雕刻非遗传承人廖江泺作品“磁悬浮十二生肖”、编织非遗传承人王珺作品“藤球以及藤球挂件”从362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分获大赛金奖和银奖。
据了解,本次大赛由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浙江省文化产业促进会、上海贸促展览展示有限公司共同承办。展会期间,当观众们看到一个个玲珑可爱的生肖兽首利用磁力的相互作用悬浮起来时,纷纷兴致勃勃地拍照咨询,他们认为该项设计不仅将木雕艺术的传统“静态”特点与现代科技的“动态”特性融合在一起,也为传统木雕工艺赋予了新活力。另一边,纸藤藤球也吸引了观众们驻足观赏,并受到了不少关注与赞誉。一个个藤球仅手掌大小,以十字花、经纬穿插等编织技法与赭红、茶褐、竹青绿等色彩搭配,有的藤球还系上了铃铛,不仅可观可赏,也让众人感受到婺城文创的创新与魅力。
“该作品以金华亚运会藤球项目为灵感,结合了传统编织技艺、体育元素和金华地域特色,藤球火了之后,进一步带动我们乡的宝妈、手工爱好者再就业,4月到亚运期间我们举行线下100多场手工编织藤球活动,目前,线上订单也是源源不断。”王珺介绍说。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创产品皆出自于“婺风宋韵”第四届诗路婺文化创意大赛,而此次婺城文创在2023第四届长三角文博会的再次“出圈”无疑是婺城文创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婺城区大力推动婺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连续四年举办“婺风宋韵”诗路婺文化创意文化大赛,面向社会征集相关创意案例,参赛产品质量和数量逐年提升。其中,不少作品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发挥设计团队的创意和想象力,将乡村的人文资源与现代的创意设计相结合,充分展现人文乡村的独特魅力,这也与此次长三角人文乡村创意设计大赛主题不谋而合。
“经过多年的培育,婺城的文创产品有了一批成熟的载体和完整的运营模式,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市场渠道和融合平台。”婺城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婺城将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积极对接有关资源,加大力度做好文创项目和文创人才的发掘,并通过不断“走出去”,让婺城文创相继亮相“出圈”,进一步推动文创经济长足发展,为当地文化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