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人生最美是“小满”

2024-05-23 08:41:56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徐益丰

  前几天,今年的小满节气欣然来临,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就此拉开,这是农民朋友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节。

  “小满小满,麦粒饱满。”单一个“满”字,就是以小麦为代表的庄稼植根大地的一种成功,也是红五月耀眼的旗。事物若过于圆满便会带来损害,然而也要明白,人生不应一直处于不满的状态,否则将会留下深深的遗憾。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呢?

  一

  四月中,小满者,事物至此小得盈满。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小满被描述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此时,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不过尚未成熟,仅为小满,而非大满。

  农耕文化与小满节气紧密相连,由此衍生出了诸多与农耕相关的习俗。在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逐渐趋向饱满,而在南方则反映出降雨量的大小这一气候特征。小满节气中,“满”所指的乃是雨水的盈缺状况。在这个时节,雨水丰沛,阳光明媚,万物蓬勃生长,一切都在默默地孕育着,静待最后的成熟。

  相传小满乃是蚕神的诞辰,因而在江浙一带于小满节气期间会有一个祈蚕节,此时的养蚕人家会举行盛大而隆重的仪式,以庆贺蚕神的诞辰。许多地方都建有祠堂来供奉蚕神。《清嘉录》中有记载:“小满乍来,蚕妇煮茧,治车缫丝,昼夜操作”。可见,古时在小满节气时新丝即将上市,丝市转旺在即,蚕农和丝商无不满怀期望,急切地等待着收获的日子快快到来。此外,小满时节还需专门请戏班唱戏庆贺,所唱之戏目多为祥瑞戏,以求得口彩吉利。

  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一个象征着丰收与喜悦的时节。然而,对于现代人而言,这些习俗和仪式似乎已离我们远去,被遗忘已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便有大暑与之相对应,有小寒,便有“大寒”。但有小满,却没有“大满”。民俗学专家解释道,大寒小寒、大暑小暑都是在极冷和极热的时间段,由于冷、热持续时间长,相当于两个节气,且人们正好在猫冬、避暑,没什么活动,所以分成两个相连的节气。而春种、秋收期间农事繁忙,事情比较多,节气本身的特点鲜明,所以不需要命名两个大小相连的节气。另一种解释则是,小满这个节气名称还蕴含着一定的哲学理念,小满也就意味着,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符合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而“太满”“大满”都是被忌讳的词语。在《说文解字》中亦指出,“满,盈溢也。”所以,古人认为,凡事不能“大满”,满则招损。代表了我们老祖宗的一种人生智慧

  小满象征着播种的时刻,也是丰收的前奏。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必须不忘本心,始终保持一颗谦逊的心,追求属于自己的小满生活。在这黄金季节,我们应如同农民朋友一样辛勤耕耘,积极应对“三夏”大忙。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应追求“小满”的状态,既不过分追求完美,徒生烦恼,也不虚度光阴,留下遗憾。农业的“小满”,是丰收的预兆,而人生的“小满”,则是自我满足、自我平衡的态度。

  此时,我回忆起孩提时代,每当农历四月中天气转热时,最喜欢聚集在河里嬉戏玩闹,欢快奔腾。那时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即便没有空调和手机,也能将闷热的夏天过得心满意足。那些已然消逝的美好时光正是我们所怀念的。

  二

  每个节气皆具独特韵味,刚刚离去的立夏节气,携着些许清凉,又掺和着一份热忱。而待到小满,大自然里诸多植物与果实都日益饱满起来。在这一半是期待,一半是欣悦的日子里,小满节气的来临可谓恰到好处。二十四节气之名,皆如诗如画,清新脱俗且雅致。小满,小满,每当我轻声呢喃这个名字,嘴角总会不由自主地上扬,那是对即将到来的成熟所怀的喜悦,无可抑制地释放出来,以至于让唇齿之间都溢满香气。

  俗话说得好:“小满枇杷半坡黄”,每年的5月,恰是枇杷成熟之季。在我的小区有一棵枇杷树,也不知究竟是何人所种,或是野生的,每年这个时节上面都挂满了枇杷,枇杷触手可及,极为诱人。当我踏入农村山上,目睹果园里枇杷挂满了枝头,用“半坡黄”来形容再合适不过。在这个时节的时鲜水果当中,枇杷正逢其时。

  追随着这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季节,我停下繁忙的脚步,放下眼前的负累,亲近自然,去寻那青山绿水,去访那草木夏花,聆听风与叶的私语,赏看蝶与花的缠绵。我独自驱车行进在美丽的农村公路上,从车窗向外望去,公路两边的田野中满是生机,大片金黄的小麦格外夺目。微风轻拂,激起层层波澜。遥遥望去,成片的麦田仿若自带美颜滤镜,与远处的城市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金黄色的麦穗在阳光下欢笑着,向我们展示着即将成熟的欣然。

  小满节气恰似一阵清风,吹拂着岁月,伴随着炎凉荣枯。我们无法掌控生命的长度,无法跨越南北东西,但我们能够调适人生的广度,以孩童般的率直纯真看待世间百态,以赤子般的火热赤诚去追逐无悔人生。放平心态,扩大格局,既能奋勇当先,又能随遇而安,始终以优雅之姿,直面风雨人生。

  尽管小满并无“大满”这样的节气与之相对应,这是古人的为人处世之法。清人笪重光于《画筌》中言:“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这是一种蕴含于画面之中的智慧,给人以无尽遐想。在我们的生活里,诸多方面都需要留白。有所留白,方能凸显出美感。要知晓合理布局,切不可填得太满,方可将人生这座神圣的殿堂打造得敞亮气派。留白,是智者的生活方式,其中隐藏着无法言说的轻重取舍与起承转合。难怪林语堂曾动情地写道:“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

  此刻我想起2024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场相逢开场白上,中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杨雨如是说道,人生最为美好的相逢,恰似种子恰巧落入大地,阳光恰巧洒进春天。而我漫步于田埂之上,体悟着夏日的静谧和生活的喜悦。小满如你,心中的话语有知音便觉温暖;心中的烦闷有人理解便是幸福。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一颗“小满”的心态,既不贪婪,亦不失落,生活中何必过分计较,用坦荡的心,拥抱每一个日出日落,平平凡凡亦是真,用勤劳和智慧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三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尽管对农事不算精通,然而小时候从在农村的奶爹那里偶尔也能知晓些许相关知识。立夏过后直至小满节来临以前,是田间小麦的出穗上浆之时,奶爹曾说,每年此际最为盼望雨水的丰沛。站在眼前这片广袤无垠的麦田之前,我仿佛看到了小满节过后那麦穗颗粒饱满的模样;看到了奶爹因着一季的好收成而展露出来的喜悦神情。这也让我着实领会到了这首古诗的深邃意蕴。

  小满节过后的夏收与夏种,田野中处处皆是忙碌的身影,呈现出一派繁忙之景,恰如“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桑蚕又插田”所描绘的那般。新的希望在辛勤地劳作当中得以实现,此乃小满所独具的魅力。

  小满也是诗人笔下的宠儿。欧阳修曾用诗句“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来展现,小满时节,夜莺在繁茂的绿柳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明月照亮了万里长空。我最为喜爱观赏这个时节田垄前的麦子了,它们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笑对那满地的落红。而范成大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赞颂小满那富饶的景象。赵番则对小满怀着深深的忧虑:“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由此表达出他那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

  曾国藩凭借其深邃的人生智慧言道:“日中则移,月盈则亏。世间万物,皆难以逃脱盛极而衰的规律。”他一生文治武功臻于极点,被誉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他深知谦逊之理,一生不曾有损其光辉。

  《菜根谭》中言:“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一种含苞待放的人生态势,充满着从容与美好。“满而不溢”乃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对凡事适可而止、不过分追求的智慧。莫言曾说:“世界上的事情,最为忌讳的便是十全十美,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方能长久。”未满,才有上升的空间;未盛,才有进步的余地。故而呀,人生应当如同小满,将满未满才是最为理想的状态。

  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为丰收的夏季做好准备。他们知晓,只有辛勤地付出,才能换来丰收的喜悦。这正是小满的智慧,把握当下,珍惜过程,享受生活。

  小满,是春天的结束,也是夏天的开始。在这个节气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蓬勃生机,也体会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有一种状态叫‘刚好’,有一种追求叫‘小满’。”这是中国人对生活的理解与期许。中国人自古便讲究“饭吃七分饱,茶倒七分满,话说七分完”。在这样一个时节,愿我们都能收获人生中的“小满”,拥抱“稳稳的”幸福。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