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婺华天宝

2024-07-05 08:36:5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婺城区作为金华主城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文化和自然遗产丰富多样,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让我们跟随作者穿梭时空,探寻那些被岁月雕琢的古迹,聆听被时光沉淀的非遗故事,感受那份属于婺城独有的文化气息和自然之美。

  01冷淘:最是夏日清凉

  炎炎夏日,唯有一碗清凉的冷淘,最能抚慰人们燥热的心。

  新制的冷淘,经过清水的洗涤,洗去了浮华的外表,露出了质朴的纯真。将生抽、豆瓣酱和麻油倒入碗中,这些调味品如同调色板上的色彩,为冷淘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姜丝、蒜末的加入,为冷淘带来了一丝辛辣,刺激着味蕾,唤醒了沉睡的食欲。葱花和肉末的点缀,如同繁星点缀夜空,为冷淘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最后,几粒炒至香脆的花生米藏匿在碗底,它们吸满了汤汁的精华,等待着在舌尖上绽放。轻轻搅拌,冷淘与各种佐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是一场味觉的盛宴,让人在不经意间便将一碗冷淘一扫而空。

  金华冷淘的历史,承载着岁月的沉淀。相传,冷淘起源于三国时期,那时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北方的将士南下,思念家乡的面食,却不适应南方的米饭。于是,他们将米磨成粉,创造出了这种“米做的面”。《齐民要术》等古籍中,记载了冷淘的制作工艺,如“牛角钻孔”等,这些古老的技艺,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上世纪,许多商贩推着小车,沿街叫卖,一声声“换冷淘”总能吸引众多孩童。一斤米换一斤冷淘,一碗碗冷淘,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美味。它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一种历史的见证,它伴随着婺乡人民度过了无数个农忙季节,见证了人间的烟火与温情。

  在岁月的长河中,冷淘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情感的纽带,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冷淘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创新,但那份传统的韵味、那份家乡的味道,却始终未曾改变。无论是在金华的街头巷尾,还是在远离家乡的异乡,一碗冷淘总能唤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冷淘,这碗源自三国的古老美食,如今依然在金华这片土地上滋养着金华人的味蕾,温暖着金华人的心灵。在这碗冷淘中,我们品尝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受到了文化的韵味,更体验到了生活的温情。(记者张苑摄影周金权)

  02七家厅:婺里山乡古建风雅

  在金华城南面,武义江畔,有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它就是雅畈老街。这里曾是永康、武义等地进出金华府的必经之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雅畈老街的繁华与繁荣。

  雅畈老街的中心,有一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家厅。这座建筑群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坐北朝南,由影壁、天井、前厅、后厅、两厢等组成。磨砖影壁与厢房山墙联体,硬山顶,施滴水瓦当,影壁两侧开门楼,直贯厢楼穿廊,这些都是浙中婺派民居的传统做法。前厅面阔三间,明间两缝为七架前后廊抬梁式结构,两端设中柱,是抬梁、穿斗组合式结构。后厅是楼上厅,面阔也是三间,上下檐起翘舒缓,均用一斗三升斗拱承托。东西厢楼各七间,每侧厢楼中间单独辟一间,两旁为楼上厅各三间。

  早年,永康、武义所产的农作物、木炭、木材及竹制品等,由陆路、水路经雅畈运到金华府,浙江下三府(杭、嘉、湖)的船只也在芳田埠头、孟宅埠头、雅畈(二村)埠头(大桥头)停靠。往来商贾无数,聚集了金华城、永康、武义人来此经商,货物吞吐量越来越大。货物装卸需要劳力,长期的大量劳力需求解决了一部分人的稳定就业。于是,码头附近的田畈上,劳工们搭起了一个个茅草铺,以求遮风避雨。因此,这里得了个“瓦畈”的称呼。

  茅草屋旁,渐渐有人发家致富,盖起了厅堂。自宋代起,雅畈老街开始陆续出现大型厅堂建筑,清代时竟出现过“七十二大名厅”排行榜。如今,三里长街留存的厅堂规模之大,气势之磅礴,仍令来往过客为之惊叹。

  这里流传着许多穷苦人发家致富、富贵人一朝返贫的故事。七家厅的造厅传说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传明代时期,繁华市井里有一对贫寒母子。慈父早逝,狠心的叔伯将他们赶出家门,母亲只得靠帮人洗衣挣得些许铜钱,母子俩的生活捉襟见肘、朝不保夕。苦难让这个少年自幼便懂得发奋图强,十年寒窗,在母亲含辛茹苦的养育下,少年终于考取了进士,并且仕途亨通。若干年后,当初的贫家少年衣锦还乡,于故地建起厅堂七大间。在当时的礼制中,寻常人家至多能建三间厅规格的私宅,五品以上官员可享五间,足足七大间的豪宅在当时定然是不小的震撼。

  如今,七家厅不仅是一处历史遗迹,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雅畈老街的繁荣,见证了那些勤劳智慧的人们如何在这里发家致富,也见证了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如何一朝返贫。走进七家厅,仿佛可以听到那些陈年旧事在坊间传言里历久弥新。抬手叩开沉重的木门,就一盏清茶或是烈酒,一段段往事便在心头缓缓流淌。

  七家厅的建筑艺术和历史价值,使其成为雅畈老街乃至金华地区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更展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的建筑美学。如今,七家厅已被评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将继续诉说着雅畈老街的故事,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记者张苑)

  03金华斗牛:千年民俗长

  斗牛是一项广泛流传于金华地区的民间娱乐活动。活动当日,耕牛身披华服,头插彩旗出场,由主人和壮士护送进入斗牛场。两牛角斗,怒目圆睁,你来我往,各尽所能。待胜负已定,遂用牛梯将牛分开,场面精彩,但不致造成伤亡,影响农耕,因此也被称作“东方文明之斗牛”。早在2005年,金华斗牛就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名录。

  王廷扬在《斗牛歌》中道明了金华斗牛民俗的由来。金华属越地,几经诸侯割据,屡遭铁骑蹂躏,角斗成为长期盛行于这片土地上的民俗。作为传统的农耕民族,五谷丰登是农民最深切的生存祈盼,生性好斗的耕牛则是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于是,祈求保稻的风俗应运而生。

  从王廷扬的记述可知,金东一带所娱之神为邢公大帝。南宋时,赤松山口邢氏多出权臣,与皇家多有联姻。邢公大帝的人物原型即邢氏先祖邢植。相传邢公力大无比,有志于建功立业,遂报考武举,却因此而英年殒命。他在临终时立誓,愿死后造福百姓,护佑安宁。在其死后出现种种怪异故事,其中尤以邢公助力百姓抗击蝗灾的故事最为有名。邢公也因此成了当地保丰收的神。人们将其供奉于紫岩殿,并于稻穗将熟又未及收割之时在殿前举办保稻节,组织斗牛等活动。

  然而,有关斗牛风俗的起源,在婺城区雅畈镇,民间还流传着诸多版本,并在传承中有所体现。

  有说,雅畈这一带有群山形似白鹅,“白鹅”昂首处有古寺一座,名“铜山寺”,寺中供奉有白鹅仙师,白鹅仙师名“八宝”,守护群山八方沃土,亦即山下雅桑园、竹园、张麻等八个自然村。农历十月二十六乃白鹅仙师凡世生辰,当地百姓为表庆贺,遂在“仙师眼下”即铜山寺下搭台唱戏,围场斗牛,行贺寿礼,沿袭千年,而成礼俗。

  另说,上古时积道山神与八宝山神角斗,大战数百回合,八宝山神得胜,当地百姓以“斗牛”仪式纪念那场旷古的胜利,世代传袭。

  而另一版本或与史料记载更为接近。三国时,婺州一带乃吴国疆土,传说当年孙权为犒赏将士,颂威猛善战之功德,承吴越尚武之风,首创“斗牛”赛事。

  目前为止,在史料考证中,“斗牛”礼俗最早出现的时间可追溯到唐代,见于唐时戴嵩《斗牛图》。该作品真迹目前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为戴嵩于婺州任推官时所作。此外,据《旧唐书》载,唐德宗时期,“斗牛”活动空前鼎盛,“斗牛”活动为祭神礼,斗牛亦被视作“神兽”,不宜用于农耕劳作。斗牛数量激增,耕牛所剩无几,由此影响了农耕,伤了立国之本,后来被朝廷禁止。

  斗牛民俗传千年,尤在婺城区雅畈传承有序。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每逢元宵、端午、中秋及白鹅仙师诞辰,铜山斗牛场都会举行一次“斗牛”活动,后因物质匮乏等原因中止。1992年,“斗牛”民俗复兴,延续至今,活动就在村中水田里举行。2004年,雅畈新建铜山斗牛场,后数次修缮。(记者张苑)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