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听七旬老党员讲述革命先烈徐文佩的故事

2024-07-08 08:35:15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张苑

  1939年徐文佩(前排中)与延安抗大部分同学的合影

  “维邦部队"战斗和主要活动地点图示

  金萧支队金汤区中队驻地(二)沙畈狮岩坞村平坑庙遗址

  “我是听着徐文佩的故事长大的。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邻村有一个革命英雄。到了初中,每逢清明节,老师就领着我们去他坟前扫墓。后来,我上了大学,断断续续从史料中读到有关他的点点滴滴。回乡任教,我和当年的老师一样,和我们的学生们讲述有关他的英雄事迹……”“七一”前夕,婺城74岁的老党员杜顺华捧着一册厚厚的书稿,将革命先烈徐文佩的故事娓娓道来。

  在家乡人杜顺华的眼里,徐文佩是一个少年英雄,在一个进步的家庭长大,家乡人都管他叫“维邦”。1920年11月25日,徐文佩诞生于婺城区白龙桥镇龙蟠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徐品圭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北伐战争。徐文佩四五岁时就开始跟父母学认字,7岁拜本村拳师徐光华为师,学文习武。受父亲影响,他从小就立志把自己锻炼成能文能武的有用人才。

  高小毕业后,徐文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浙江省立第七中学(今金华一中)。他聪明机灵,好学多思,手不释卷,成了学生中的“带头人”。由于品学兼优,徐文佩被推选为七中学生自治会主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他以省七中学生会主席身份,联络金华各校学生上街游行,呼吁抵制日货,为流亡学生募捐。

  1937年7月中旬,为抗日救亡,徐文佩决意“投笔从戎”。他给父母留下一份血书,带领滕景铭、卢荣刚等10多位同学,徒步到丽水碧湖寻找红军。然而他们在丽水并未找到红军,无奈只得暂时进入由国民党浙江省主席黄绍竑举办的浙江省战时青年训练团,被分配到干部训练队。不久,徐文佩由地下党介绍,赴陕北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这是杜顺华在乡亲们口中听到的徐文佩。学成以后的徐文佩逐步走进了红色历史的漫漫长卷。

  1939年夏,徐文佩冲破重重阻碍,赴泾县参加新四军。1941年初,蒋介石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徐文佩不幸于1月14日被捕,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在狱中,徐文佩受尽酷刑,左眼几乎失明。1942年6月,日军发动浙赣战役,直逼上饶,蒋介石急令上饶集中营往闽北山区转移。途中,徐文佩与狱友们奋起反抗,乘隙脱险,经过20多天的逃亡后回到老家龙蟠村。

  当时,日军已撤至金(华)兰(溪)汤(溪)一带,龙蟠村正处于日军与国民党军对峙的前沿地带,情况非常复杂。徐文佩和几位一起在龙蟠休养的战友商量后,决定组织乡亲们打鬼子、保家乡,建立了以龙蟠、让长、吕塘下、大余、天姆山五个村为中心的抗日队伍“南山抗日救国自卫队”(简称抗救队),徐文佩任队长。

  抗救队白天生产自救,夜里分头出击。先后在塔水桥、石柏、吕塘下、白龙桥等地,用木棍、铁耙打死零星窜村骚扰的日寇十多名,处决汉奸13名,使各据点炮台的日军一时不敢轻举妄动,零星窜村骚扰的情况立即得到遏制。

  徐文佩果敢无私的作风和满腔的报国热情,在家乡吸引了更多追随者。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情况下,徐文佩还先后任乡长和南山宣传鼓动股股长。任职期间,他推行政令,兴办教育,探报敌情,打击日寇。

  为取得公开合法的身份开展工作,1943年下半年,在金华颇有名望的爱国人士、老校长徐光德的支持下,徐文佩想办法恢复了二湖乡国民中心学校,并担任校长。他们进行抗日救亡教育,向当地群众和学生宣传抗日救国的思想。学校不仅教唱《大刀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还办起了抗日救亡俱乐部。这也为金汤地区后来的革命活动打下群众基础。

  然而,命运的齿轮似乎留给了这位英雄更多的磨难。杜顺华在退休后循序搜集有关徐文佩的事迹资料,逐步揭开了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却对抗日有功的革命人士进行镇压。1946年初,徐文佩被国民党金华县警察局逮捕入狱,受尽折磨,后在党和人民的营救下,保外就医。

  历经磨难的徐文佩初心不改。1948年秋,他召集原抗救队潜伏下来的骨干,在龙蟠村宣布成立金汤地区农工自救团(简称农救团),为建立革命武装做好准备。农救团成立后,积极开展活动,发展组织。在让长、天姆山等13个村成立农工夜校和12个农救团分团。11月,徐文佩参加金萧支队举办的学习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他以党的特派员身份返回金汤地区开展革命工作。

  越来越多的人在徐文佩的感召下参加农救团,到1948年12月下旬农救团的活动已扩大到南山的梧桐、东山,北山的双龙洞、盘前及西片的琅琊厚大、贞姑山等地,有成员数百上千,为武装力量储备兵力、情报网,筹备农民协会。根据金萧工委的指示,徐文佩还从农救团青年中选定12名骨干成员,带领他们化装成上北山挑石灰的,通过驻军盘查,将他们送到金萧支队第八大队,成了八大队战士。

  1949年2月,中共金汤地区委员会正式宣布成立,归路北县工委领导,徐文佩任区委书记。

  为了武装农救团,徐文佩决定到浙赣铁路新昌桥(今汤溪青洋桥)碉堡敌军手中去缴枪。1949年2月19日下午3时许,农救团成员一路化装成割草农民,到碉堡附近埋伏,一路由徐文佩率领化装成押送国民党逃兵的部队,接近新昌桥碉堡。徐文佩带领几个成员假装递交国民党二三师的介绍信,当场击毙敌排长和哨兵。与此同时,在外埋伏的农救团成员听到枪声后,迅速攻入碉堡,及时制服了敌兵。农救团一举缴获轻机枪1挺、冲锋枪2支、卡宾枪3支、步枪7支、手榴弹100多枚、子弹2000余发,还有电话机等一批军用物资。当天夜里,徐文佩就宣布成立金汤区署和区中队,徐文佩兼中队长。

  区中队成立后,大力开展惩办恶霸地主、抗丁、抗粮等革命活动。大恶霸陈顺财建立民团、成立南山情报站,残酷迫害南山人民,也严重威胁新成立的金汤区中队的根据地——福民山和狮岩坞村的安全。徐文佩假扮国民党部队的“柳团长”,带领第一分队,不费一枪一弹就镇压了陈顺财。第二天,处决陈顺财的布告贴满安地、雅畈等山里山外,甚至还贴到国民党金华县政府、警察局等的大门口,使得国民党金华、汤溪两县统治阶级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而金汤区中队在成立后短短几天就取得几次战斗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区中队战士和农救团成员的斗志。

  解放前夕的金华,国民党反动派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国民党军队又到处派粮派款、抓壮丁,弄得民不聊生。1949年春节刚过,金汤地区贫苦农民多数就揭不开锅,粮荒十分严重。徐文佩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把解决贫苦农民的吃饭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来做。3月1日晚,在徐文佩的带领下,金汤区中队打开国民党长山乡石门村的粮仓,把粮食分给贫苦农民。此后,徐文佩又多次带领区中队,在琅琊徐村、三瑞堂、七间屋等地,发动群众,打开国民党政府和大地主恶霸的粮仓,把粮食分给缺粮农民,帮助农民度过春荒。开仓济贫大大增进了军民的鱼水关系,金汤地区地处路南,而路北县工委在义乌金华一带活动,相距较远。为方便领导,经双方支队部同意,决定把金汤区划归到路南,由浙东人民解放军六支队领导。

  1949年3月,金汤区委划归路南地区,改由特派员领导,并改金汤区委为金汤区特派员,徐文佩任特派员。金汤区署划归浙东行政公署第五行政区专员公署管辖,徐文佩化名余啟农并兼任区长。区中队改编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第十大队,徐文佩任副大队长兼一中队中队长,仍在金汤地区开展惩办恶霸地主、抗丁、抗粮等革命活动。4月起,徐文佩任代理大队长,牛忠民任副大队长。在徐文佩的带领下,十大队在貌似强大的国民党二三师和金华汤溪两县反革命武装的日夜围剿中,越战越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们全歼国民党二三师徐克济团,收编了国民党交警第一总队第三大队第九中队,迅速将其发展成一支装备优良、有360多人的武装部队。金华解放前夕,十大队已有六炮4门、火箭筒1具、轻机枪15挺、汤姆式冲锋枪29支、卡宾枪32支、美式仿24步枪200多支。装备优良的十大队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部队,完成了解放汤溪县城的历史任务。1949年7月,十大队改编为汤溪县大队,徐文佩任副大队长。

  或许最难熬的是黎明前的黑暗,杜顺华谈及徐文佩故事的撰稿,常常说起这段岁月故事带给他的震撼。“我特别佩服这位英雄,生命短暂,但是活出了生命的价值。这常常给我很大的鼓舞,在退休生活中,作为一名老党员,要向先烈徐文佩学习看齐,也要竭尽全力,发光发热。”杜顺华说。

  解放之初,各类股匪肆无忌惮地进行反党反人民的破坏活动,严重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妨碍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开展。为了保卫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保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徐文佩奉命率领一个中队到金汤山区清剿股匪。他正确掌握敌情,运用撒网战术,1949年7月23日至30日的一周中,就歼灭雅畈、临江的国民党八婺纵队等地匪特70多人,扑灭这个地区的嚣张匪势。

  10月,根据省委的剿匪统一部署,徐文佩再次率队进山剿匪。他率队转战于金、汤、宣、武、遂五县交界的山岭丛中,夜以继日地追歼股匪。10月31日,徐文佩在追击散匪到黄家田村山岙时,不幸中弹,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

  史料由婺城区党史办提供,照片由杜顺华提供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