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者:蚊子喜欢哪我们就要往哪钻

2024-08-02 09:08:5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方婕

  本报讯(记者 方婕)“是时三伏天,天气热如汤。”入伏以来,婺城进入持续高温模式。对很多人来说,在这个季节,除了高温难耐,更恼人的莫过于避之不及的蚊子。

  而对于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王燚和翁翔来说,蚊子最喜欢的生活环境,反而是他们需要深入现场,仔细排查的场所。

  近日,记者跟随王燚和翁翔,来到乾西乡湖头村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

  “任何一处积水都不放过”

  上午9时,已是骄阳似火,地面被烤得发烫,连空气都是热烘烘的。一到湖头村,王燚和翁翔便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只见他们一人手拿电筒,在房前屋后寻找积水点,一人则即时将监测情况在调查表上做好记录。

  “像这种积水点一般都有孑孓(伊蚊幼虫)。”王燚指着一农户家门口叠放的废弃轮胎介绍道,他们的目的是监测平均每100户住宅内,有孑孓孳生的积水容器的总数,也叫布雷图指数。当指数在5以下,属于安全范围,超过20,则意味着有登革热等传染病流行的风险。“如果发现存在风险,我们会立即上报,并指导所在地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记者注意到,王燚和翁翔穿搭很统一,头戴草帽,长裤短袖配白色袖套。“蚊子喜欢哪我们就要往哪钻,这样穿着方便开展工作。”太阳晒得人脸发红,但王燚依旧神情专注,水缸、排水沟、废弃水管,甚至空调积水都要仔细查看一番。“蚊子繁殖的前三个阶段都在水里,所以任何一处积水我们都不会放过。”

  “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哪种蚊种”

  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是浙江主要的蚊种。淡色库蚊主要在池塘、河湖等大水体中繁殖,白纹伊蚊则喜欢围绕人居环境生存。“从产卵到成虫,蚊子需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但却只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如今,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式仍旧严峻。所以每年的4-11月,区疾控中心会在乡镇和城区分设监测点,定期进行监测。

  交谈间,来到一栋排水沟被堵的民房前,水一直不流动,雨水积蓄在沟里引来大量蚊虫繁殖,王燚舀出一勺给记者看,“可以确定是白纹伊蚊的幼虫。像这种已经成蛹的,一般2天左右就能羽化成虫了。”

  除了寻找幼虫,成虫也在监测的范围内。“捕捉成虫也是监测蚊媒密度,及时做好防制蚊媒传染病的重要手段。”王燚和翁翔采用了双层叠账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两层帐幔抓蚊子。他们一人拉上裤脚,露出腿部,坐在里层引诱蚊子,另一人则拿着捕蚊器抓,仔细观察是否有蚊子被吸引,及时进行捕捉。“基本上,我们看一眼就能分辨出是哪种蚊种。当场鉴定不出的,则会取样后带回做进一步的鉴定。”

  “脏点累点都没关系,重要的是获得理解”

  采访途中,翁翔向记者分享了做监测过程中不小心被狗咬到的故事,他苦笑道,“现在脚上的疤还很明显。”

  在王燚和翁翔看来,虽然工作中会有这样的小意外,但只要有需要,他们还是会坚持做下去。“爷爷,您这里水积的时间长了,蚊虫会有点多,我们稍微给您清理一下。”遇到独居的老年人,他们也会力所能及帮助其清理积水点,消除隐患。在爷爷的感激声中,王燚和翁翔干劲十足。“其实活脏点累点都没关系,更重要的是获得居民的理解。”

  “经常有居民会很好奇我们在做什么,交谈中也会提出质疑,被蚊子咬下才多大点事,至于浪费人力物力来做监测吗?”每当这时,他们也会耐心做好解释,向居民普及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王燚也想借此机会提醒广大居民:夏季雨水充沛,蚊虫密度高,以蚊子为媒介的传染病如登革热进入高发期。居民需注意房前屋后的蓄水容器积水状况,及时做好清理,这样能大大减少家中蚊虫密度,降低蚊媒传染病发病概率。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