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微故事照见大改革

2024-10-10 10:02:21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吴铮誉 卢晓飞 洪珊 徐帆 见习记者 刘琳婕

  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就业、教育、养老、医疗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深入挖掘其背后温暖而生动的改革小故事,生动展现婺城在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及取得的成效。

  一个小程序的推出

  架起招工就业“快车道”

 

  “‘金华好零工’小程序还挺方便的,指尖点点就能找到心仪的工作。”9月23日下午,安徽人陈先生边感叹边在婺城零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注册好信息,很快和一家匹配的招聘单位取得联系。

  记者一走进婺城零工服务中心,就看见招聘展板和服务台上放着的“金华好零工”小程序二维码。“工作人员会现场为零工人员登记基本情况和求职意向,匹配岗位信息。但有时零工人员当天无法达成就业意向,所以,随时随地即可使用的小程序成为广受零工人员欢迎的求职辅助工具,让‘被动等活’变‘主动刷活’。”婺城零工服务中心经理周颖说。

  为破解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婺城零工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开展充分调研,摸排用工主体和零工群体需求,多次与应用研发团队沟通交流,最终于2023年正式推出“金华好零工”小程序,为供需双方搭建线上公益性零工服务平台。据了解,该应用搭建并定期更新企业用工、零工求职数据库,智能分析历史求职招聘记录,实现零工群体精准匹配,以数智化延长服务链路,让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可以实时畅享免费服务。

  “我要找活”“锦程猎头”“我要培训”……点开“金华好零工”小程序,各类岗位的薪资待遇、工作要求和地点等具体信息一一呈现。求职者可以在招聘岗位下直接报名或联系雇主,也可以发布求职简历,还能报名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多种功能操作简单易上手。用工主体同样可以发布招工需求,精准匹配求职人员,提升招聘成功率。

  “小程序上,所有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注册信息都会经过我们后台审核,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度。”周颖介绍道。

  截至目前,“金华好零工”小程序线上发布职位3万余个,注册零工3万余人,累计帮助零工达成就业意向1万余人次。

  一种办学模式的实行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今天近距离学习婺城小学优秀教师的展示课、参与组内研讨磨课,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为我今后的教学工作带来不少启发。”10月8日,金华市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数学老师李方倩和同事们来到婺城小学参加每周一次的数学学科日活动,她从中收获颇丰。

  这种跨校区的交流活动,得益于婺城小学教育集团实行的融合型教育集团办学模式。每周,婺城小学都会以各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教师一起开展学科日活动,两校区教师共同进行组内教研,分享交流经验。

  为盘活教育均衡发展的“一池春水”,自2018年启用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后,婺城小学教育集团实行一套班子、一套管理模式的“一校两区”融合型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两校区通过开展常态化活动,不断加强紧密联系和资源共享。

  婺城小学教育集团两校区“90后”青年教师约占70% 。“为了提升两校区青年教师整体教学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学校定期开展新教师成长训练营活动,让青年教师‘抱团式成长’。”婺城小学副校长陈小丹说。

  据了解,新教师成长训练营活动根据教师实际需求设立培训主题,组织两个校区三年教龄内的青年教师共同参加,邀请校内校外名师专家为教师们开展培训。此外,两校区还定期举行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近年来,两校区青年教师们在市、区级教学比赛中屡屡获奖、成绩斐然。

  “融合型教育集团并不意味着同质化,而是要让两校区既有一致性又能发挥各自优势特色,构建‘一校一品’格局。”陈小丹说。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婺城小学开设足球文化长廊、足球教室,每个班级都有一支足球队,每年全校举行一次班级足球联赛。婺城小学白沙溪校区则以篮球为主题,积极开展篮球操、篮球嘉年华等活动。

  在融合型教育集团办学模式下,两校区学生紧密连接、携手共进。操场上,可以看到两校区学生一起训练的身影;舞台上,能欣赏到两校区学生同台表演的精彩节目。

  近年来,婺城创新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以新建学校、薄弱学校、小规模学校为帮扶重点,推行融合型教育集团,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4年,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共建型教共体(集团化)100%全覆盖,融合型教育集团达到30%以上,教共体(集团化)内各成员校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成效明显。

  一个便民快检站的设立

  守护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你好,帮我看看这块肉怎么样。”9月23日一早,白龙桥镇叶店社区的马阿姨拿着自己买的食物样品来到白龙桥镇食品安全便民快检站,工作人员接收了样品后,开始准备检测工作,很快检测结果出炉。

  “一般的蔬菜、畜肉、禽肉、腌制品等在快检中心都可以进行检测。”检测员陈炫丞说道。检测站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内部干净整洁,相关的检测仪器齐全。

  陈炫丞告诉记者,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各种各样的食物打交道,从蔬菜、肉类到腌制品、水产品,每周他都要检测超过180批次的食品样本。“快检最大的特点就是方便快捷,从样品提取到检测结果出炉也不到半个小时,群众想要过来检测只需在手机小程序上登记好相关信息即可。”

  “快检站真的很方便,检测结果也非常快。”老汪是给餐厅供货的个体工商户,他告诉记者,由于餐厅要求对相关食材提供相应的快检报告,自己一周要供货三次左右,每隔一天都会来这里检测一次。在快检中心登记完相关信息之后,很快就能够在手机上收到相关的检测结果。

  “不同于以往的流动式快检服务,便民快检站作为固定服务设施,选址在菜市场门口、集镇中心等人流量较大的临街位置,并且定期向居民开放,将检测触角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打通了食品安全服务‘最后一公里’。”婺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道。

  近年来,婺城积极探索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模式,以满足群众日常食品消费检测需求为目标,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创新建成5家食品安全便民快检站,自便民快检站运行至今,已开展快速检测100850批次,惠及群众5.6万人。

  一个医疗体系的建设

  托起婺城群众“健康梦”

  

  “手术很顺利,恢复得也很好。”近日,在婺城区人民医院,来自金华市人民医院的专家楼立新对一名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得益于金华市人民医院——婺城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市级专家出现在区人民医院已是屡见不鲜。

  今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婺城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成立。作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确定的81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城市之一,金华市人民医院——婺城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旨在通过布局优化、制度创新、一体化管理等举措,促进分级诊疗,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唐阿姨今年67岁,前不久身体一直不太舒服,到婺城区人民医院检查后,通过检查和病理报告确诊为胃体腺癌。她非常担心,打算立即去市级医院进行手术。得益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婺城区人民医院经过与患者沟通,为她请来金华市人民医院的主任专家进行手术,唐阿姨最终选择留在区人民医院治疗。

  “专家长期下沉让医院的医疗资源和服务能力都得到提升,像全胃切除术、膝关节置换术这些以前做不了的手术现在都能做。”婺城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同时也是金华市人民医院专家的王红岗介绍,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带来的医疗资源下沉,有效地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和薄弱学科的建设。此外医疗资源的建设不仅提升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更是让很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服务,“像很多住在白龙桥、汤溪的病人,他们现在都会来这里找我看病,对他们而言也更加方便。”

  据悉,金华市人民医院长期派驻或定期坐诊在婺城区人民医院和18家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专家多达67人。仅在婺城区人民医院,金华市人民医院就派出了涵盖肝胆胰胃肠外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内科、泌尿外科、骨科、康复、急诊等众多学科专家长期驻点帮扶。下一步,婺城区将继续深入开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基本形成系统集成的配套政策和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体制机制,推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和系统连续的诊疗格局,不断巩固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

  一份爱心餐的送出

  守护老年人幸福“食”光

  

  “饭来啦,大伙儿快来领饭啊!”每天上午10:30左右,婺城区塔石乡东店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送餐员夏伟娟就会开着爱心餐车来到东店村的取餐点,为23名老人分发餐食。“像我们这些8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都能免费吃上一荤一素。”87岁老人傅爷爷接过热乎乎的饭菜,笑着告诉记者,“饭菜可口又营养,大家都很满意。”

  “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有七十余名,占比较大。”东店村村书记胡崇伟告诉记者,塔石乡位于山区,许多老人面临着行动不便、烹饪困难等问题,如何保障他们的饮食安全与健康成为了村里关注的重点工作。为此,在婺城区民政局的牵头带领下,东店村结合山区实际和老年人需求特点,采用“统一采购、统一烹饪、统一派送”的配送模式,确保老人们都能够吃到健康美味的饭菜。

  84岁的村民董爷爷就是其中一员。董爷爷今年刚做了关节手术,子女都在外地,做饭就成了他生活上的一大难题。因此,东店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对像董爷爷这样行动不便的老人,给予了特别的关怀与照顾。每当饭点来临,送餐员们便会将热气腾腾的饭菜亲自送到他家门口。“现在每天中午和晚上都有饭菜送到我家,真的太方便了。”董爷爷感激地说。

  同时,在饭菜的搭配上,东店村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更是下足了功夫。“我们一般都是一荤一素搭配好,口感上做得也比较软糯,更加适合老年人的口味。”同时,为了照顾到不同老人的口味与需求,餐车还会定期更换菜单,增加菜品种类,让老人们吃得更加满意、舒心。

  在位于城北街道的红湖路社区,同样暖心的一幕每天也在上演。自2023年8月1日以来,红湖路社区就与金华市嘉怡康养服务有限公司合作开展送餐服务,给社区内需要帮助的老人提供物美价廉的“暖心饭”,极大地改变了老年人的生活。79岁葛宝荣平时都是一个人吃饭,“我现在眼睛和腿脚都不是很方便,自己一个人吃饭实在是不方便,现在这种订饭的形式,真的是方便太多了。”葛宝荣高兴地说。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260余家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累计为8000多名老人提供送餐服务。

  一个口袋公园的建造

  筑就身边的“小确幸”

 

  口袋公园,也叫袖珍公园和迷你公园,以其小巧的景致和鲜明的特色,为居民提供了休闲与娱乐的空间。它们虽不大,却能展现“小天地见大世界”的魅力。

  步入婺城区书香世家口袋公园,只见儿童在园内尽情嬉戏玩耍,大人则在一旁悠闲地闲聊,和谐与欢乐的气息迎面扑来。令人想不到,去年,这里还是人人嫌弃的“边角地”。

  “以前这里又脏又乱,有时候气味难闻。”家住书香世家的居民陈英梅说,这里原本是一片废弃荒地,杂草丛生,居民们多次向社区反映,希望能有所改变。

  2023年5月,婺城区住建局携手街道力量,共同启动了改造工程,经过前期的精心设计与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个以运动健康为主题、融入科普海绵城市理念的口袋公园诞生,成为了社区居民的新宠。“现在这边焕然一新了,我们每天都会过来玩。”陈英梅说。“这片区域紧邻铁路,周围有保护区,改造工作相当复杂。”区住建局园林中心主任陈健介绍,为确保工程的顺利推进与铁路的安全运行,需要与铁路的多个部门进行协调沟通,从清理菜地到部门协商再到施工建设,每一环都是挑战。针对铁路沿线施工的特殊性,他们与街道、社区一起努力,取得居民和各部门单位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设置雨水回收系统,加强园内绿化与节水环保设施。

  如今,公园内植物绿篱沿铁路设置,儿童活动空间、“雨水花园”等设计将自然风光与社区文化完美融合;运动球场、健康步道、科普场地、休闲小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满满的幸福感。

  截至目前,婺城区已建成“口袋公园”38个,这些“口袋公园”不仅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也满足了市民赏绿享绿、休闲娱乐的需求。

  一个城市书房的建立

  点亮家门口的“读书灯”

 

  吃完早饭,家住婺城区婺江西路附近的陈女士带着儿子走进位于金华铁路文化公园的自助悦读吧,挑选孩子喜欢的课外书,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阅读空间,孩子特别喜欢过来写作业、看书。”陈女士说。

  丰富的藏书、贴心的服务、清新的绿植……每至周末或节假日,步行15分钟便可到达的城市书房成为市民们“充电蓄能”和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市民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金华铁路文化公园的自助悦读吧,浓浓的书香味扑面而来,占地1000平方米的场地内座无虚席。明亮的灯光下,市民安静地享受着书香弥漫的惬意时光。

  “这里原先主要是婺城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各类活动的场所。”婺城区图书馆馆长许丽君介绍,由于周边人口密度较大,居民日常活动频繁,且交通便利,为了方便大家就近享受阅读的乐趣,便将悦读吧设立于党群服务中心内,与文化服务场所融为一体。

  经过改造,悦读吧内分为三层,既有展现地方文化的婺州书房、传承非遗技艺的美学空间,更有专为孩子们打造的阅读乐园。其中藏书量超过五千册,内容丰富多样,涉及文学、历史、经济、艺术、儿童等领域,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需求。学生王琦告诉记者,她就住在附近,平时有空就会来悦读吧看看书、充充电,这里环境好,很安静,书的种类也多。

  在各个悦读吧内,随处可见各类数字化设备。“凭身份证就可以享受全自助办证、借阅、续借、还书等服务。”市民郑燕掏出身份证,在显示屏上查询自己想借阅的图书,一番操作后,她就办好了借阅手续,“真的很方便,小朋友和老年人也可以轻松学会操作。”

  近年来,婺城区大力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建设,“悦读吧”、文化驿站等阅读场所已遍布城乡各个角落。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假期阅读需求,悦读吧还会不定期开展读书会等阅读推广活动,让广大读者乐享假期。

  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8个城市书房(自助悦读吧)、8个文化驿站、129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真正把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一根天然气管的接通

  增添幸福生活“底气”

  

  连日来,在雅畈镇雅畈一村的弄堂间,一群身着工作服、头戴安全帽的燃气工人正忙碌而有序地铺设天然气下主管道,雅畈镇“瓶改管”暨天然气村村通工程正在顺利推进着。

  据悉,该工程是雅畈镇自23年来最大的惠民实事工程,工程全长约10公里,预计将满足雅畈芳田村、雅叶村、雅一村、二村、三村等6个村庄约2000户居民以及集镇近百户小微商户的生活、经营用气及采暖需求。

  “现在煤气价格高,天然气更经济。”一村村支书于建松告诉记者,由于村民们安装天然气的意愿强烈,2023年3月底,村干部们便开始行动起来,广泛征询村民意见,着手收集安装报名信息,还以村镇名义主动与燃气公司对接,一起开展细致的规划工作。

  于建松回忆道,在谋划阶段,他们与燃气公司一起走访调研,对每户的房屋结构、通风条件等进行详细评估。“安全是第一位的。”于建松表示,对于不适合安装天然气的老房子,他们会提出整改意见或提供其他解决方案,尽力做到惠及每一户村民。

  然而,走访初期并不顺利。有些村民对管道安装不理解,担心安全问题,还有些村民生怕影响了日常生活……面对这些难题,村两委成立了调解小组,村干部带头宣传管道天然气的便捷性、经济性、安全可靠性,逐步打消村民顾虑,同时,他们还积极争取政策补贴,努力为村民减轻经济负担。“现在,一旦施工过程中遇到阻碍施工的情况,村两委都会第一时间到现场解决,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于建松说。

  林顺全家是雅叶村里首批体验到天然气便利的家庭之一。她指着房子外墙上的气管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我们家里人口多,之前每个月都要换煤气罐,现在水、电、天然气一卡通,既安全又方便。”

  从“村村通”到“户户通”,村民们的愿望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截至目前,芳田村、雅叶村已完成天然气管道进村入户的安装,已有近650多户老百姓用上了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管道天然气,预计2025年底前就可完成6村约2000户老百姓及百户小商户的“瓶改管”工作,为老百姓每年节约近50万元的用能成本。

  一部小区电梯的加装

  “梯”升居民生活品质

  

  “装上电梯后,我们老年人就不用再爬楼梯了,出行方便多了。”近日,记者走进婺城区城东街道八咏楼社区,一栋老旧居民楼外矗立着一部崭新的电梯,格外引人注目。自今年6月这部电梯正式投入使用以来,居民们每天都能享受乘坐电梯上下楼的便利,尤其是对于腿脚不便的老年人来说,极大地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八咏楼社区地处金华老城区,随着时间推移,这里的基础设施逐渐陈旧。对于居住在此处的3500余名住户,上下楼梯不便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八咏楼社区着手规划加装电梯。

  然而,加装电梯并非易事,涉及到资金筹集、技术评估、设计方案确定等多个环节,更重要的是需要获得居民的支持。“住在高楼层的居民比较乐意安装电梯,低楼层的居民则担心电梯会遮挡视线,影响采光。”八咏楼社区党委书记黄卉解释道。面对这些难题,在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委的支持下,该单元居民自发组织成立了电梯加装协调小组,深入每一户家庭倾听大家的意见,还通过举办多场座谈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最终,在充分尊重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找到了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经过几个月紧张有序的工作,今年6月,该单元楼的加装电梯完工,并顺利通过验收后投入使用。这次成功尝试,不仅给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为其他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据了解,这是八咏楼社区近年来推动落地实施的第三台加装电梯。目前,八咏楼社区石榴苑小区南楼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另外两部电梯的安装工作,将于10月底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目前,婺城已完成加装电梯40余台,涉及7个乡镇(街道),惠及群众1000余人。未来,婺城将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的投入与建设力度,持续推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项目,扩大覆盖面,让更多居民能够享受到“一键直达”的便捷生活,同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提升居住环境的整体品质,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幸福。

  一座供水站的改造

  保障群众用上“放心水”

 

  近日,在婺城区沙畈乡的潭背村供水站内,一体化净水设备正高效运转。伴随着轻微的机械声,清澈透明的水流从管道中流向村民家中。供水站不仅安装了先进的水质在线监控系统,每周还有专业的检修人员前来检查水质,并为村民们用水的问题答疑解惑。

  近年来,面对夏季高温干旱天气,潭背村时常出现用水紧张情况。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潭背村启动单村供水站提升改造项目,其中一个关键举措就是新增备用水源——以凿井的方式取水,以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也能稳定供水。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选址与施工,今年8月,这口新井终于成功出水。“这口井打了以后,夏天再也不怕没水喝了!”潭背村村民包根玉说。

  此次潭背村单村供水站的提升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水源的拓展。同时,还对水站管理用房进行了风貌改造,使其更加美观实用;并且推进了标准化创建工作,确保供水服务达到更高标准。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供水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质量与效率,更好地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目前,婺城区共设有118座单村和联村供水厂(站),覆盖了78个行政村,惠及约1.72万人口。其中大部分水源来自沟渠堰坝,主要服务于以山区半山区为主的罗店、安地、琅琊、长山、沙畈、塔石、箬阳、莘畈等八个乡镇。今年,婺城区实施单村水站改造提升工程,对115座单村水站进行改造提升,其中新建改建86座,城市水厂覆盖替代4座,巩固提升25座。截至目前,实施打井的有68个村,其余村庄采用新建取水口、蓄水池等措施。

  随着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如今婺城区农村地区饮水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流入千家万户,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当地百姓的基本生活问题,也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婺城区将继续致力于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网络,让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饮用水资源,真正实现“干净水、安全水、放心水”的美好愿景。

  婺江潮声

  身边小事映射

  改革“民生温度”

  婺城区委八届六次全会提出,在用心用情中做到改革为民,以实干之效切实答好民心必考题。近年来,婺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取向,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紧贴民心,努力实现公共服务普惠均衡优质共享,在教育、医疗、就业、“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等民生实事上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真正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

  民生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章。婺城零工服务中心推出的“金华好零工”小程序让更多零工人员实现“码”上求职,“指尖”就业;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建设带来的医疗资源下沉,让老百姓更有“医”靠;家门口就能阅读海量书籍,还能在口袋公园休闲娱乐……一点一滴的身边变化,不仅彰显了婺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更映射了地方政府为改善民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改革再出发,书写“民生答卷”。改革为发展引擎,人民则是改革的不竭动力。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变化背后都蕴含着深远的意义,它们共同构成了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未来,期待婺城能够尊重民意、集中民智、汇聚民力,继续以“改革力度”提升“民生温度”,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市民。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浙江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