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生命是一首长诗。或许你常常会在生活中见到这样一些老人:他们在你的记忆中反复出现,但每次出现都很短暂,碎片化的记忆勉强拼凑出片段,让你足以记住他们,又不足以了解他们,只有偶然相见时互相微笑着打的招呼,是你们在“十字街头”相遇的证明。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或许应该及时放缓脚步,回望那些经历过漫长岁月洗礼的长者们。今天,我们探访了婺城三位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走进她们的“逾百”人生,感受她们内心的喜怒哀乐,学习她们身上的处世哲学,引导我们以更宏观的视角向自己提问: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无论境地如何,不变的是对知识的尊重。”
周末正午,秋高气爽。融融暖阳洒在姜桂仙身上,照见她皮肤白皙,精神爽朗。
姜桂仙已到了期颐之年,是竹马乡竹马馆村知名的长寿老人。走进她的家中,百年门楼承载着历史的沧桑,屋内牛腿柱仍能看见精美的雕花,而其中四下都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也可见老人热爱生活的模样。
1924年,姜桂仙出生于竹马乡姜衙村的一个书香世家,家里兄弟几个大多从事教育行业,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教育家、复旦附中名誉校长姜拱绅。而作为家族中的老幺,姜桂仙自幼研习诗书礼仪,适龄时嫁到了同乡竹马馆村的应家,并育有子女七人。
走过门前长街的青石路,往昔种种历历在目。姜桂仙说,百年前的应家是乡中大族,他们以开酒坊和猪肉铺子为生,辉煌时半条街都是他们的产业。只是,随着时代的变革,曾经的辉煌转瞬成为了过眼云烟。
脱落了闺阁小姐的脂粉气,抛弃了传统闺秀的矜贵感,年轻的姜桂仙也和广大群众一起在田间地头忙碌劳动,靠挣工分吃饭养家。在子女的印象里,母亲生活作息极有规律,她心态乐观,很爱干净也有文化,家中子女的名字都由她思索敲定。一直以来,她都为子女的前程精打细算着,做事果断,在家中也有绝对的话语权。
“妈妈在我们心里始终是慈爱温暖的形象,出生于书香门第的她,无论境地如何,不变的是对知识的尊重。”二儿子应治告诉记者,令他们难忘的是母亲的一手书法,一笔一划,清逸隽秀,浓郁的墨香和耕读家风也对儿女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再多波折也没有动摇姜桂仙对教育的重视,对文化的追求。“奶奶一直告诫我们,读书是最重要的一条路。”应治的儿子应宇垦感慨良多地说,当年为了参加高考,在奶奶的坚持下,他从中专转到了金华一中就读。为了达成心愿,还记得高考前,年过七旬的姜桂仙带着自己去舅公(姜拱绅)处小住了一段时间,舅公的辅导与教诲都为他指明方向,鞭策他坚定地向着目标前行。最后,应宇垦也不负所望考上了同济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创办了一家企业,为家乡发展贡献了力量。
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垦、播、航、梁”,是姜桂仙为孙辈取的字,寄予着老人的期盼,多年后他们也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成为了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为子女后辈们操心一辈子的姜桂仙的晚年生活也是这个家中所有人的牵挂。
一直以来,姜桂仙都是早睡早起,生活自理。尽管百岁高龄,她也总是闲不住,常常细心清扫家里的角角落落,出门晒晒太阳,即使居家养老中心有免费的食堂,有时候她也想自己下厨做饭。而村中的老姐妹们则都喜欢找她说话谈天,每每有人探访,她总是热情相迎。
“妈妈的身体一直很健朗,直到前些年,因为心衰装上了心脏起搏器,成了当时金华中心医院里装有心脏起搏器的人群中年龄最大的人。”女儿应笑桃告诉记者,在这之后姜桂仙的身体情况明显又好转了许多,此后,他们子女几人每周轮流上门照料,还在老宅里添了监控电话,只为进一步保障老人的健康安全。
一直陪伴在姜桂仙身旁的还有她的大儿子应平,因为小时候发烧导致失声,在弟妹们的记忆里,从未听过他开口说过话。但应平却是一个能干的砖瓦匠,这些年来,除了尽心尽责照顾母亲之外,兄弟姐妹家中每每有建房装修,他都会尽力帮忙。虽然他终生未娶,但对他而言,家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他的子女,都得到他温暖的爱护。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从青丝乌发到满头花白,跨越百年风雨的姜桂仙也说不好自己长寿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是年轻劳作打下的好体格,或许与规律的生活作息息息相关。但她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始终都有面对困境迎难而上的能力,且她对眼下的生活也是十分的豁达满足。
如今,吃饭有居家养老中心,国家对老年人也有各种补贴政策,整个社会都在积极营造幸福舒适的养老氛围,提高高龄老人的幸福指数,也让她切实感到关心与温暖。“从前未曾想过,‘夕阳红’也可以这样绚烂美好。”姜桂仙笑说,“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从梦想照进现实。
现在她自己最小的重孙女都上小学一年级了,每每看着家人们一双双地来,一双双地走,儿孙绕膝的美好生活就是她目前最大的幸福。
记者手记:记者采访的这一天正好是周末,姜桂仙的后人们也纷纷上门探望。子女在身旁说着回忆过往,孩童天真烂漫膝下承欢,一幅四世同堂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成为了村中人人艳羡的美好景象。
据了解,在采访前夕,姜桂仙也因采访兴奋难眠。当我们面对面交流时,只见她收拾得干干净净,脸上始终笑容洋溢,不由让人心头一暖。
从书香门第的闺阁小姐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姜桂仙用自己100岁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好的心态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婺城,还有许多像她一样的百岁老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孝顺的子女和温暖的家庭,在享受新时代发展红利的同时,仍不忘来时路,将优良家风代代相传。
“做人心胸要开阔一点,对别人好一点。”
临近傍晚,秋天的小巷已经有了些许凉意,朱小秋拿起自己的拐杖,缓缓地从收拾整齐的小屋里走出来,这是她每天惯有的散步时间。
白龙桥镇的新昌桥村,是朱小秋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从女儿到妻子,从母亲到外婆、奶奶,一晃就是百年。走进她家门前的小巷,土红色的砖块垒砌着矮矮的小墙,穿越这段窄窄的小路,就能看到一位“小小”的老人,正从家门口慢悠悠地向外走。在出门散步前顺便检查一下家门口泡沫箱里葱的生长情况,也是朱小秋每日必做的功课。
朱小秋齐肩的头发被皮筋简单地梳理在脑后,额前的碎发则用发卡一一固定。长长的袖口总是被她习惯性地卷起一些,鞋面也总保持着清爽干净,随着距离拉近,还能闻见一股好闻的皂香,透露出一股向上的精神气。
“奶奶又出来散步啦!”每一个村里遇见的人,不管什么年纪,总会亲切地叫朱小秋一声“奶奶”。一头梳理整齐的银发,一身鲜艳利落的衣服,眼神交汇时,还能看到她笑盈盈的目光,这是村里人对“奶奶”共同的印象。有时和她交谈起来,她还会热情的牵住你的手,温暖的掌心总会令你想起自己的某一位长辈,分外亲切。
今年已经101岁的朱小秋,听力和视力都已经大不如从前了,但有许多习惯还是保留着她年轻时的样子。生活越是千头万绪,越要给予长远的眼光,就是其中之一。朱小秋孕育了三子三女,年轻时一边要和丈夫在田间劳作挣工分,一边还要照顾六个孩子,料理家务,她却总是能将许多事想在前头,繁忙琐碎的生活被安排的井井有条。
直到孩子们纷纷有了自己的家,朱小秋还保持着种地的习惯。每天做饭前,她总会摘些自己种的菜,吃完饭再去溪边散散步,这种仿若“自给自足”的生活让她怡然自得,直到八十多岁。即便如今因为腿脚不便不再下地,她也坚持要在家门口的盆盆罐罐里种上点葱,每天看顾,风一吹过,就是绿油油的小风景。
“妈妈对每一个孩子都很疼爱,印象中她总是和颜悦色的,从不轻易打骂孩子。”朱小秋的小女儿陈秀仙告诉记者,在她上初中时,每回都要走路去很远的地方坐车,母亲就总是提前做完手上的活,陪着她去车站,直到看她上了车才自己走回家。那些在记忆中逐渐模糊的路途,早已被母亲的脚步丈量了千遍万遍。
这样亲和的态度不仅局限于自己的孩子,还有与之交往的所有人。陈秀仙介绍,母亲从不在获得的成就上对他们严格要求,而是时常在品行方面进行教导,最常听到的一句就是“做人心胸要放开一点,对别人好一点。”与他人起了争执,母亲从不往心里去,反而尽量体谅他人的难处。兄弟姐妹们耳濡目染,不仅互相之间关系融洽,而且总能收获他人不错的评价。
几十年的相处,朱小秋对儿媳们从来没红过脸。在她不再坚持自己做饭后,小女儿和两位儿媳便主动轮流打好饭菜送至老人家里。如今的朱小秋每天早上7点起床,做些简单的早饭,中午、晚饭再由孩子们送来,吃完午饭固定午休一小时,睡醒去江边散步,到了晚上,天刚黑她就准备睡觉,生活作息非常规律。
“奶奶的记性很好,对我们工作人员也总是很亲切。”新昌桥村相关负责人崔凤清感慨地说道。几年前,她刚到新昌桥村工作,出于工作需要,她经常要去和村里的老人交流,刚开始不免有些拘谨。第一次和朱小秋见面时,她在交谈中偶然提到了她是从另一个村过来工作的,“之后每次和奶奶见面,不仅她远远地就和我打招呼,而且总能说出我是哪里人,让我心里暖洋洋的”。
记者手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从朱小秋身上,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她年轻时兼顾家庭和工作时的勤劳能干,晚年时积极生活的乐观,更重要的,还有她对待任何人,都给予同样的亲和友善、豁达包容的无私态度,像是十里春风,温柔地吹向无数相识者的心田。
“多做好事,别做坏事。”
中午的阳光总是格外耀眼,刚吃完中饭的张月琴正坐在轮椅上,红色的碎花马甲被阳光晒的更加鲜艳,保姆郑阿姨缓缓地推着她,在院子散步。已逾百年的老人平静地注视着自门口纵深向外的道路,不知在回忆着些什么。
穿过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往右一拐,就是张月琴的房间。房间在一楼,没有高低落差,轮椅可以直接将她推至客厅,再由保姆看顾着步行出入卧室。靠着客厅墙边的柜子,摆着一张方桌和三条长凳,桌上刚吃完的饭菜用网纱仔细地罩着,柜子上头放着常年开着的电视,则是她在家时最爱的消遣。
1923年,张月琴出生于蒋堂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以种田为生。虽然日子过的清贫,但母亲对她非常疼爱。张月琴一共养育了四女三子,照料七个孩子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但传承了母亲的温柔,她对儿女非但从不打骂,而且几乎从未说过一句重话。
在几个子女的印象中,年轻的母亲像是一位细心的绣娘。从前家里条件不好,兄弟姐妹都是一件衣服传着穿,免不了要缝缝补补。但不管衣服弄上了什么斑点油渍,出现了多少条口子,张月琴总是能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然后用她的一双巧手,将破了的地方细细缝好。虽然补丁颜色和原本的衣服不同,但平整的针脚无不透露出母亲的爱意。
“妈妈心地非常善良,遇事总让我们多体谅别人,帮助别人。”张月琴的二儿子汪柏清如今和她共同生活。据汪柏清回忆,母亲的话不多,但和父亲一样,她总是习惯性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他小时候,村里的条件普遍都不好,有的孩子吃不上饭,饿急了会跑到别人家里偷拿吃的,而这无疑会让食物本就不够分的家庭雪上加霜。而每每当他想要追出去讨个说法时,母亲总会叫住他,并向他再三讲述那些孩子身处的困境,让他不要计较。
因为自身家庭条件,张月琴从来没读过书,但她知道孩子们想。一开始,张月琴和丈夫挣的钱对于整个家庭而言入不敷出,这个想法就一直没能实现,而当三个大些的孩子可以帮助家里干一些农活,稍微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之后,她和丈夫毅然决定用微薄的家底供剩下的孩子读书,之后的四个孩子全都读完了初中。
这样的推己及人,张月琴坚持了一辈子。直到八十几岁时,张月琴还和丈夫在自家的田里劳作,面对子女几人对母亲劳作辛苦的担心,她解释道:“在我们还能干的时候当然要干,这样可以减少你们的负担,多把精力放在照顾你们的孩子上。”
如今,张月琴已经101岁了,除汪柏清外,她的其他孩子都已经离开蒋堂工作、定居,即便如此,他们也总记挂着母亲,时常趁着工作间隙,买上她爱吃的水果和需要的生活用品回家看望。每当看到几个孩子,张月琴的笑脸就停不下来,比什么“补品”都管用。考虑到她腿脚不好,几个子女还在前几年共同出资为她雇请了住家保姆,为她准备一日三餐,帮助她的日常起居。
“我照顾过许多老人,阿姨的脾气是我见过最好的之一,就是有些贪玩。”保姆郑阿姨笑着说道。在兴利村的文化礼堂附近,总是不时地为村民播放电影,小小的银幕已经收获了三四个“老影迷”,坐着轮椅的张月琴就是其中之一。每天郑阿姨都会推着她出门散步,每逢遇上电影放映,这位已经百余岁的老人总是有些“耍赖”,每次都要三催四请,才肯依依不舍地回家。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