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婷文)11月28日至29日,来自金华各地的青年宣讲员走进有“浙江之心”美誉的婺城,开展“婺江潮起,且听青年说:文润乡土赋能乡村振兴”蹲点宣讲活动,以实地调研、现场分组辩论等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实现“破圈”发展、“跨界”传播。
在领队的带领下,“婺江潮声”骨干宣讲员、青年宣讲百人计划宣讲新秀共12人分为两组,围绕“文化如何为乡村振兴赋能”“文化产业如何助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两个子主题,以问题为导向分别前往安地镇诗画岩头文化礼堂、雅畈镇斗牛文化馆、琅琊镇泉口村铁店窑体验馆、蒋堂镇“好乐耕”省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长山乡熊猫猪猪两头乌国际牧场等基层点位进行深入调研,从青年人的视角探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赋能和产业赋能的平衡之道。
“实地调研不仅给予了我们宝贵的实践经验,更提供了丰富的宣讲材料。”陈介夫是“婺江潮声”理论宣讲团骨干宣讲员,在他看来,调研中的所见所闻是宣讲员手中必不可少的有力素材。
“我是金华市轨道交通集团的一名工作人员叶剑鹏。”“我叫刘寅政,来自婺城区市场监管局。”“我是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的一名辅导员……”11月29日下午,经过两天的思想碰撞,宣讲员们在罗店镇趣野集·创意人才公社进行成果展示。两个理论宣讲小组以分组辩论形式,各抒己见,以鲜明的观点、清晰的论述和生动的案例,分别阐述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文化赋能与产业赋能的重要性,引发在场观众深思。
“汉灶村通过建设婺州窑博物馆、乡村斗牛文化馆,开展开窑节、迎龙灯等文化习俗,大力发展文化先行,成功助力当地乡村振兴。”第一小组用一个个具体事例层层铺垫,娓娓道来,表达了在文化快速传播的时代,文化先行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文化先行具有的普适性,具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并提出以文艺因子激活乡村资源,赋能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民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
“乡村振兴总要求中‘产业兴旺’和‘生活富裕’位于首位和末位,无不要求农村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物质财富。”“蒋堂镇‘好乐耕’省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依靠创新整合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先行,带动当地300多名群众增收致富。”第二小组聚焦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等内容,围绕产业先行促进就业与人才回流、提升本土文化影响力、助力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展开辩论。
在自由辩论环节,两组辩手纷纷就双方观点提出更为细致深入的问题。现场气氛热烈,正反双方辩手回答有理有据,平时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演绎中由虚入实,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比赛非常精彩,从正反双方的辩论中都可以学习到有关乡村振兴实际的理论知识,年轻化的辩论形式让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有趣,也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和脚下的土地。”婺城区蒋堂镇工作人员何权凌说。
下一步,“婺江潮声”理论宣讲团成员们将进一步深化蹲点宣讲模式的成效成果,持续打响“婺江潮声”理论宣讲品牌,为打造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化都市核心区凝聚合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