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静怡)冬日暖阳,光照河水淙淙之景。在婺城区安地镇岩头村,眼前一泓梅溪碧水微澜,不少村民沿着水岸散步,构成一幅人水相亲、如诗如画的美好景象。
“经过治理,不仅梅溪的水变得清澈见底,更流淌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卖桂花糕的村民叶苏菊是梅溪美丽蝶变的见证者,她说,这些年来,百姓家门口的梅溪让更多人“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也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前不久,梅溪还入选了浙江省2024年度“幸福母亲河”名单,村民们也是喜上眉梢。在这里,河湖共治共管的意识进一步提升,节水护水氛围也更加浓厚。
开展幸福河湖农村水系整治工程,是乡村振兴水利工作的切入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水美乡村的关键举措。多年来,婺城持续做优“水文章”,谋划“水经济”,打好“生态牌”。2024年,区水务局深入聚焦灌溉、供水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城乡宜居”领域,实施了系列水利惠民、利民、暖民工程。
一方面,以水系为脉络,以乡村为节点,婺城分类实施水系连通、护岸修复、边坡绿化等整治措施,累计完成省级民生实事农村水系治理7公里,超额完成4公里,完成年度任务的233%,有效推进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和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单村水站面临水源保障能力不足、水质不稳定等问题,婺城将34座单村水站改造提升任务纳入省级民生实事,按照“延伸覆盖一批、新建改建一批、巩固提升一批”的原则,落实“片区划分、专人跟踪”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和验收流程,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切实解决了农村居民“喝好水难”的问题,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一村不落、一人不少”。
美好的人居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城乡宜居”,婺城也从一些“细微”之处下功夫。走在城东街道通园溪旌孝街社区,所见水清景美,空气清新,这也让附近居民露出欣慰的笑容。
原来,通园溪区块曾是婺城“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连片面积最大、提升改造难度最高、典型最集中的项目。“过去这里污水管网的承载能力跟不上需求,溪水发黑、发臭,到了下雨天,污水外溢现象更是频频发生,久而久之成了当地居民的一块心病。”区住建局市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解民忧、暖民心,部门迅速展开行动,快速摸清底数,抓紧实施污水干管迁建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终于解决了雨天污水外溢发臭的问题。
一条条污水管道犹如新生的血管,“改”到了居民的心坎上。而通园溪行洪通道优化改造工程也是区住建局积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全区新建改造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52个、新改建城镇污水管网5公里、新改建城市雨水管网4.3公里、新改建城市供水管网1.1公里、更新改造燃气老旧管道52.38公里,并完成聚贤庭、九龙玉府、东方巴黎等6个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惠及1666户居民。此外,区住建局持续将“关键小事”办成“民生大事”,实施了城市运行领域隐患治理,压实城乡危旧房“全生命周期”监管机制,并不断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打造河盘翠舞、回溪、白沙湾等3个儿童友好公园,不仅为孩子们更添好“趣”处,也进一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