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州古城点将台婺剧演出贾占勇摄
东市街小学阿婺剧社《蔡文德下山·绑法场》钱优扬摄
婺剧促进会开展婺剧展演活动
中国婺剧文化公园徐帆摄
婺剧《天女散花》钱优扬摄
前不久,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在广西南宁开幕,浙江婺剧团演出的经典剧目《白蛇传—削发·水斗·断桥》亮相开幕式,赢得满堂喝彩。古老而璀璨的婺剧艺术再次吸引了现代人的目光,让人们的心灵穿越时空,沉浸在那悠扬婉转的唱腔与绚丽多彩的戏曲世界中。
婺剧,这一源自浙中婺州、融汇了六种声腔艺术的瑰宝,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依旧熠熠生辉,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民族情感。那么,婺剧究竟有着怎样的“艺术经”?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人们又是如何守护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婺剧之花在世界舞台继续绽放?今天,让我们伴玉振金声,赏粉末氍毹,感受婺剧魅力之际,寻婺文化之根。
01
婺剧的发端,可追溯至明中叶,那时,各种戏曲声腔纷纷涌入婺州,在婺州大地上交汇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婺剧艺术。高腔的激昂、昆腔的雅致、乱弹的粗犷、徽戏的深沉、滩簧的柔情、时调的活泼,这些声腔在婺剧中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其复杂而多元的艺术体系。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曾说,中国半部戏剧史在浙江,浙江半部戏剧史在婺剧。婺剧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戏曲发展史,它见证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繁荣与变迁。
在历史长河中,婺剧不仅吸收了各地的艺术精华,更在不断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剧目丰富多样,上至历史传奇的波澜壮阔,让人仿佛置身于金戈铁马、英雄辈出的风云际会之时;下至民间故事的美好隽永,生动描绘着市井巷尾的烟火气息与人间真情。如《牡丹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唯美的舞台呈现,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复杂。又如《断桥》,以其凄美的爱情故事和精湛的表演艺术让人为之动容、为之陶醉。
而在婺剧的表演上,更是讲究文戏武做、武戏文唱。文戏时,有声不歌的华美唱腔和无动不舞的大气身段,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如《僧尼会》中小和尚通过歪嘴、斜眼、大笑等幽默风趣的表情和动作,以及边唱边走边抖拂尘边耍佛珠的技艺,将角色的活泼与机智展现得栩栩如生。武戏时,愈是激烈紧凑的打斗场面愈要收放有致,注重人物的刻画,展现出一种刚柔并济、动静相宜的艺术魅力。如《火烧子都》中,演员通过火彩和变脸等技巧,将人物内心的恐惧、惊慌等情感细腻地表达出来,更能够让观众清晰地看到人物内心的变化。
婺剧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故事、哲学思想等深邃的文化内涵,以直观而生动的方式呈现给世人,让人们得以窥见先贤的智慧与情怀,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坚韧与不屈。
02
“璞玉浑金尚可求,英雄儿女入燕幽。浙东何止山川美,又有新声说婺州。”在广阔的婺州大地上,婺剧的传承与发展犹如春日里的一场细雨,润物无声却生机勃勃。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技艺的传承,是婺剧生命力的源泉,它依赖于师徒间口传心授的古老方式,让每一出戏、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前辈的智慧与情感。有着60多年历史的浙江婺剧团通过不断改革出新、代代传承,俨然成为中国戏剧的“金名片”。“婺剧进校园”更是为婺剧传承培养了一批批潜在的接班人。目前,金华已有100多所中小学成为金华市“婺剧进校园”示范学校。其中,东市街小学的孩子们表演的婺剧节目已五上中央电视台。
深入民间,向下扎根。近年来,各地陆续成立婺剧促进会以弘扬婺文化,婺城自区婺剧促进会成立以来,相继成立了9个乡镇分会,发展会员和基层会员近千人,开展了一系列婺剧传承、推广和宣传活动。蒋堂镇泽口村是婺城婺文化的典型缩影,虽全村不足千人,但上台演过婺剧的就有100余人。现在,泽口村有一支由近20位村民组成的婺剧剧本业余创作队伍以及一批婺剧爱好者,为满足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婺剧文化的传承发展努力。源于农村日常生活的婺剧,只有根植民间,才能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政策扶持,焕发生机。婺剧先后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首批“浙江文化印记”。2024年5月1日,浙江省首部关于传统戏剧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更是为婺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此外,婺剧还与旅游、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婺声·物语”金华市首届婺剧衍生品创意设计大赛等婺剧主题文创比赛,为婺剧文化开辟了一条破茧之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对婺剧文化进行基因解码,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放射新的光芒。
03
沧海桑田,时代剧变。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里,以婺剧为代表的婺文化似乎悄然隐退于喧嚣之外,轻轻折叠于岁月的角落。如何让婺剧涅槃重生,让婺文化在现代化浪潮中焕发新生,重新进入当代人的视野成为当下亟需思考与探索的重要命题。
以守正传承经典。文化的经久不息在于传承与继承。流传500多年的婺剧始终以唱、念、做、打等基本功为基础,以文武兼备为特色,不断打磨《白蛇传》《玉麒麟》等经典剧目,讲述地方故事、传承地方文化。金华永康的胡公文化融入当地的教育体系,通过胡公书院等平台,开展政德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将政德文化融入日常习惯,让胡公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以传承。文化的守正传承,让其纯正性不被时间冲淡,使后代子孙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以创新迎合时代。在时代的洪流中,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底蕴和悠久的历史,更在于其能否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婺剧艺术家在《三打白骨精》中加入探戈、恰恰等现代舞元素,创新表演形式。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婺剧演员们用生动的表演与幽默的解说,吸引了大量年轻粉丝的关注,积极拥抱互联网。新一代婺州窑从艺者们将草木灰釉确立为当代婺州窑的主基调,并发展出跳刀工艺等独特装饰手法,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优势改良新作,创作出如“乳浊釉如意尊”等具有独特美感的作品。创新让婺文化这颗沉睡的种子破土而出,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交流走向世界。文化走向世界,不仅意味着传统艺术、历史遗产的国际化展示,更是一场心灵的对话与智慧的碰撞。浙江婺剧团先后102次赴美国、法国、德国、阿根廷、古巴、南非等6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或商业演出,用精湛的演技和深情的表演征服了无数海外观众的心。金华通过举办中国(金华)李渔戏剧汇活动、成立李渔文化城市创新联盟等措施,推动李渔文化的国际传播与交流。这些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也激发了创新的火花,为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文化传承中,我们守护着历史的记忆;在创新探索中,我们赋予了古老艺术新的活力;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未来,随着更多年轻人的加入,以及与科技创意的不断融合,婺文化定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纽带,共同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