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此生有缘居住在金华山脚下,与1800年前《越绝书》就称赞的一座“高且神”的仙山为邻;与1600年前被葛洪誉为与五岳齐名的“神山”作伴;闲暇我去金华山九龙讲堂洞,寻找1500年前南朝梁文学家刘峻和他弟子们读书的蛛丝马迹,只可惜除了在洞壁上,看到据说是刘峻亲笔镌刻的“天在山中”,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所有的痕迹早已掩埋在历史的烟尘里。恍惚之中,我听见刘峻和他数百弟子朗朗的读书声响彻在耳边……
真可谓:仙的金华山,妙意自然来。
一
冬日暖阳普照的一个午后,我行走在尖峰山脚下,万千思绪在柔和的暖阳里随微风漫舞。我踱步在尖峰山脚下罗店镇后溪河村文化礼堂,听着村里的书记自豪地跟我诉说着,何氏家族中835前诞生的北山四先生之首何基的故事。
何书记声情并茂、不厌其详地跟我絮叨着何氏家族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人文。还把我带到村里的储藏室,他从保险柜中拿出何氏家谱让我翻阅。我被他的热情诚恳、朴实真挚所打动。我耐心地翻看着家谱,希望看到记载何基先生的信息,可惜,厚厚的一摞家谱中,并没有我要寻找的资料。
这时他憨厚地笑笑说:“这里家谱不全的,还有一部分在老书记家。我带你去老书记何根林家,他是我们村里的‘百事通’和‘定心丸’。”
送我走出村委会大门,他指着文化礼堂门口一块宽阔的空地对我说,据家谱记载:老祖宗何基办北山书院讲课的时候,这里有一个方方正正的池塘,池塘边有下马石。文官到此要下轿,武官到此要下马。
他又指着文化礼堂对面的尖峰山,神采飞扬地对我说,何基当年选择盘溪村(如今的后溪河村)设立书院,一抬头就能看见尖峰山,有山有水是块风水宝地啊。
黄大仙的故事在此家喻户晓,这里是走向世界都是善的发源地,而曾经刘峻讲学的九龙讲堂洞是金华历史上最早的书院。如此钟灵毓秀之地,岂能少得了朗朗书声浸润天地间,浸润万物上,浸润历史和当下!
二
提起北山四先生,老书记何根林神色温和地讲述着他们师徒四人跨时代,对理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何基,字子恭,号北山。金华婺城区后溪河村人,因居金华北山,人称:北山先生。
何基祖父何松,南宋乾道二年丙戌莦国梁榜进士,官至徽州通判。他父亲何伯慧,字时中,曾任承议郎,主管台州崇道观,被称为“崇道公”。
何基小时候天性清越,才思敏捷,可是身体单薄孱弱,以至于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因弱不禁风的体质,还没有接受师训。好在他的母亲出生于官宦之家,知书达理,于是,他在母亲的教导下开启启蒙教育,因为不能入学,身边缺少玩伴,养成了他不苟言笑,寡言端正的性格。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慢慢好了起来,随乡先生陈震学举子程课,一日,有人因“廉洁”而受赞,何基认为:“廉洁乃士大夫分内事,何足为高?”,何基小小年纪,看待问题有理有据,让陈震老师慨叹不已!
尖峰山脚下长大的何基,沐浴着金华山的阳光雨露,如春天的竹笋,在拔节中转瞬之间长成了翩翩少年。
因父亲任江西临川县丞,何基全家同往江西临川生活。那段岁月,恰逢朱熹高足黄幹任临川县令。因何基母亲与黄幹夫人两人情同姐妹的感情,让两家关系一直交好。
当风度翩翩、斯文俊朗的何基初见黄幹时,黄幹故意问了何基几个问题,何基侃侃而谈的风采,令黄幹对他刮目相看。于是,收他为门生,悉心栽培。从师后先生首先教他:“为学须先要有真实心地、刻苦功夫”。
朱熹因赏识高足黄幹的勤勉治学,便把二女儿许配给黄幹。公元1200年,朱熹通过对黄幹的全方位考察后,临终前视黄幹为自己的道统传人。从此黄幹接过了“朱程理学”传播传承与发扬光大的接力棒。一代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的朱熹,安安心心地去了天国。
何基与黄幹在江西的几年岁月里,黄幹拿出看家本领,辅导何基的学业,终使得何基学有所成,大有长进。
何基27那年,离临川返金华,临别时黄幹告诉他:“但熟读《四书》使胸次浃洽、道理始见”。后来何基就潜心学问,遇朱熹门人杨与立,深受杨的器重;从此声名大振,“慕名从学者众”。
何基返回金华后,便开始他一生致力于金华山下盘溪河畔,办学、教学清苦快乐而又至死不渝研学的一生。
三
在尖峰山下日月长的岁月里,金华山的清风明月陪伴何基度过一个个春夏秋冬。尖峰山下的呦呦鹿鸣声里,何基耐得住寂寞,摒弃一切外界的诱惑,只专心致志地沉浸在他的研学和教学的事务里。
何基贤淑的知音夫人周氏,也是他的表妹。他俩日日举案齐眉,天天红袖添香相伴左右,寸步不离。有个知书达理的夫人陪伴和鼓励,何基在人生精力最为旺盛的二十年的光阴里,夜以继日地研读经史,为他的理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何基原以为这样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可以一生相随相依,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绍定壬戌年(1232)九月初二日申时周氏病故,时年42岁,何基45岁。瞬间何基觉得他的天塌下一半,原本秋日的金华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个绚丽多彩的季节也是他和夫人携手登山远眺,展望未来,聆听风声、雨声、读书声的最美好的时光。
如今,他挚爱的夫人永远闭上了那双聪慧温婉的大眼睛,书房里的古琴静默无音,再也没有谁能够演奏那曲《高山流水》美妙的旋律。寒夜苦读再也没有人为他熬一碗热姜茶,为他披一件冬衣御寒。夏日里,他再也见不到夫人不疾不徐地淡雅笑容,为他到深井里打一盆清凉的井水,放在他的书房,为他淘一把毛巾擦汗。而夫人放在他书案上,为他扇风的那把桃花扇啊,那盛开的朵朵桃花,都是何基滴滴相思泪浸染……
何基的一颗心碎了,他的整个精神支柱垮掉了,无数个不眠之夜里,他以泪洗面,痛不欲生。每年的春天原本是他跟夫人最为享受金华山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好日子,每年春天他们俩带着学生到山中放风筝,到尖峰山脚下挖荠菜回来包汤圆。如今,除了睹物思人,他几乎什么也干不了,也不想干了。
可是面对北山书院里,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面对家中儿女一声声父亲的呼唤,面对他的恩师黄幹先生那些谆谆教诲,他把悲痛潜心于“学窮伊洛之源”,又一心扑在学术研究中。
光阴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流转,一晃三年过去了。何基慢慢振作起来,他身上的责任和义务,时刻提醒他,作为朱熹师长一门的传承人,他所肩负的使命,不容他有一丝懈怠。
何基48岁时,即端平二年乙未(1235)冬,王柏经朱子门人杨与立推荐,闻何基受学于黄榦而得朱子之传。38岁的王柏慕名前来拜师受学,何基用胡宏言教之:“立志定其本,居敬以持其志,志立手事物之表,敬行手事物之间”。且作《鲁斋箴》以赠勉。
四
2011年冬日的一个周末,午后寒风凛冽,我走出小区的北门,去骆家塘采购食品。看到对面绿城御城的施工工地上,停着一辆中巴车,车上下来几个中年妇女,她们手里拿着香烛和纸钱,我错愕地看着她们一个个凝重的表情,禁不住向前询问缘由。
她们其中一个对我说,中巴车是从义乌来的,绿城御园工地上发现他们家族的老祖宗,北山四先生之一的王柏的墓,他们一行人是来祭拜的。
于是,我跟着她们后面一起来到墓前,因墓的四周围了一圈人,我使劲踮起脚尖,还是啥也没有看到,我怏怏走开。那个跟我说话的女子追着我问了一句:你知道我们老祖宗王柏是干吗的吗?
我说我知道,他是南宋宰相王淮的侄子,是何基最为器重的学生和传承人,更是你们王氏家族的骄傲。王柏的一生不事科举,致力于性命之学的研究。他精通四书和《通鉴纲目》的标注和点校。他不仅专研性命之学,亦兼通经史。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从不盲从经史,具有大胆的质疑精神。
王柏非常重视朱子理学的传播,曾多次受聘于丽泽书院,晚年还应聘主讲于天台上蔡书院,著述讲学。他的著述有八百余卷,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如今大家还能看到的有《诗疑》二卷、《书疑》九卷,《研几图》一卷,《鲁斋集》十卷,《鲁斋文王宪集》二十卷。
她跟在我后面追了几步让我别走,跟她们多讲讲王家老祖宗的故事。
王柏跟何基亦师亦友,常常跟老师何基争得面红耳赤,何基包容他,也器重他。因王柏的很多想法和做法高屋建瓴,不落巢窠。何基也觉得道理不辩不明,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和想法,是值得倡导和推广的。
何基严谨又开明的教导,使得尖峰山下的“北山书院”,年年岁岁朗朗书声,呼应着金华北山上的阵阵涛声,回响在婺州大地上,岁岁年年师徒并肩郊游,行走在尖峰山下,争不完的宏论,说不尽的话题,道不完的情谊被清风明月一一铭记。
王柏与恩师何基一样,一生坚定地传道授业解惑,屡次拒绝入仕,一心只读圣贤书,尖峰山下朗朗书声,是他们一生最爱听到的声音,是他们入心入肺、时时梦魂萦绕不可缺少的美妙旋律。
从此,每每路过绿城御园大门,我都会多看几眼,觉得尖峰山脚下的绿城御园是块风水宝地,觉得我家与风水宝地为邻甚是幸运!常常一阵风吹来,我似乎听见风声里,总有隐隐约约跨越千年时空,在婺城大地上代代相传的朗朗读书声。
宝祐二年(1254),王柏拜师20年后,此时何基66岁,王柏引荐金履祥来学,教以“自今日截断为人”,示以为学之要。后来在金履祥卜庐建居时,何基为题匾额“仁山”。
纵观历史,何基、王柏、金履祥师徒三人在各自的书院里,始终把传道授业解惑,当成平生宏大的理想和追求,外界任何荣华富贵的诱惑,他们统统不屑一顾,只一心一意读圣贤书、教圣贤书、研究发扬光大圣贤书。
“自古圣贤皆寂寞”,然而,寂寞的背后是他们辛勤付出后丰硕的收获,以及他们所处的精神文化的制高点。
何基与王柏,亦师亦友,35年的师生情谊,35年学业上的携手共进,35年生活上的相依相伴,金华山上的明月清风,见证过他们对理学文化的孜孜以求和学术引领!
何基与金履祥,师生中的师生相知相守16年,一段佳话,一段故事,一首激昂奋进的歌,流传千古,永世流芳!
寂寞求学多歧路,惺惺相惜皆夺魁。人生知己总相逢,北山书院共星辉。
五
公元1269年,一生不愿离开金华山“北山书院”半步的何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一生以传播朱学为业,淡泊名利,面对朝廷三次任命,皆以种种借口婉拒。
景定五年(1264),何基76岁高龄时,宋理宗诏:“史舘校勘”兼“崇政殿说书”,又特补“迪功郎”,又被命“添差婺州州学教授”兼“丽泽书院山长”,他都力辞不就。
1265年宋度宗继位不久,感念他的影响力和几十年如一日为人师表的楷模功绩,多次有诏命对他封官嘉奖,他依旧一一推辞掉。安心在故里盘溪求志,研读朱熹遗书,以叙师友渊源、承述道统,发扬传播理学为己任。
说到此,80岁的何根林老书记深深叹了口气,端着水杯的手有些晃动。沉吟半晌又说道:我从小就听我爷爷讲何基的故事,爷爷从他爷爷那里听来的故事,何基去见过宋度宗,还说度宗跟着何基学习过。度宗1264年11月登基后,就多次下诏书让何基进宫,何基推辞不过,进宫过一次。度宗皇帝给他啥他都不要,最后度宗给他一百面旗子,说他一生教书育人,辛苦做学问,家境清贫。所赐他的这一百面旗子,他回去的路上可以随便插,他插到哪里,哪里的田地就都是何家的了。
何基回来的路上,在现在的长山那里插过旗子,更多的是插在现在的竹马和罗店后溪河村周围。他所插过旗子的地方叫“何大丘”。只是,他只是奉皇命插完了一百面旗子,却从未把那些土地收回归何家所有。
很巧的是1269年何基离世的那一年,许谦出生。许谦32岁在兰江闻听金履祥讲学后,即拜其为师。
金履祥设教于金华吕成公祠下,许谦一直跟随老师左右全程参与。因其学问渊博,深得金履祥的欣赏和器重。
金履祥对许谦这个爱徒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对许谦说:“吾儒之学,理一而分殊,理不患其不一,所难者分殊耳”。
金履祥一生学识渊博,不囿于师说,在“北山四先生”中,他对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就斐然。他今存著作有《尚书注》二卷,《论语集注考证》十七卷,《大学疏义》一卷等。
许谦世称“白云先生”,与北方著名理学家许衡并称“南北二许”。在许谦69岁的生命历程里,他的门下弟子盛于何基、王柏和金履祥,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现存著作有《读四书丛说》四卷,《诗集传名物钞》八卷,《读书丛说》六卷,《白云集》四卷。
六
我与老书记何根林的一席畅谈,深感这个后溪河村80岁的何基后人,真的有着不一般的情怀。也难怪现任村里的书记说他是村里的“百事通”和“定心丸”!
当年是他带领后溪河村的村民种植茶花和佛手走上富裕之路,也正是在何根林老人的牵头和坚持下,何基先生的墓于2010年在何氏家族的合力下,由金华南山石门油塘迁回后溪河村。
何老书记特意跟我强调,何基之所以葬在南山石门油塘,那是他自己选好的一块风水宝地,也是何基一位老师所葬之地,何基在他夫人去世后就选好了那个墓地,他早有心意,等他百年以后,跟夫人合葬,一起陪他的恩师。
何基一生惟潜心研究朱熹遗书,用心于朱熹理学的发挥,然就“其言发明,则精义新愈出不窮”。平生著述编有《大学发挥》十四卷、《中庸发挥》八卷、《大传发挥》二卷、《易启蒙发挥》二卷、《太极通书西铭发挥》三卷;当时均已刊行,今已佚。还有《近思彔发挥》(未校正)、《语孟发挥》(未脱稿)今均佚,《何北山遗集》三十卷(现存四卷)。
《宋史》卷四百三十八有传,何基列入《儒林传》。
七
月上中天,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老书记何根林家,我知道太晚了,不能再打扰老人家的休息时间了。
从1500年前南朝梁文学家刘峻在九龙讲堂洞收徒讲学,金华山在历朝历代里,儒释道就一直一脉相传,薪火不断。
儒学的正宗是朱学,朱学的正宗是“北山四先生”的“婺学”。由于“婺学”的广泛影响,更由于范浚、吕祖谦、陈亮、唐仲友、“北山四先生”、章懋、宋濂、柳贯等等在历代王朝更替中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力,以及他们的弟子、弟子的弟子,在婺学领域里卓尔不群的成就。才让金华有了被世人公认“小邹鲁”的地位。
缘分真是妙不可言,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在我工作后的第一年出游时去拜谒孔庙,我惊愕地看着金华有五位大儒位列孔庙接受众生朝拜时,当时的心情觉得崇敬又不可思议!
我久久地仰望着吕祖谦和“北山四先生”的塑像,觉得金华这个地方神奇又伟大,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一座当时我的认知里一无所知的金华山,何以有如此的历史人文渊源啊!
我站在介绍五位儒学宗师的牌匾前,一遍遍、一字字反反复复地研读着他们的生平和成就介绍,心里第一感觉就是,择日我一定要去金华看看,看看这座人文荟萃的城市,到底还有啥神奇的地方。我要去金华山下,寻找他们的足迹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谁也想不到,工作的需要,家庭的因素,多年后,我会有缘来金华定居,我一到金华就在尖峰山脚下居住,且我家与后溪河村毗邻。
如今,我常骄傲地对我的外地朋友们说,我住金华城尖峰山的山脚下,我家的后花园除了鹿田书院还有浙江师范大学。而鹿鸣仙山伴书声的意境,只是我普通生活里的常态。如此人生,夫复何求啊!
久远的历史藏在史册里熠熠生辉,何时翻阅都会惊叹大自然的恩赐和人类的伟大,而那些隐逸在岁月风华里,伴随在日出日落中,为了理想和追求毕生呕心沥血的人和事,给予我们的启迪和影响,让后人不敢、不能、不该遗忘,更值得每个时代的人纵情讴歌。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