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卢晓飞)近日,浙江省林业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浙江省一二三级古道名录的公告》,婺城区汤松古道、霞客古道成功入选首批二级古道名录。这两条古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触摸历史、亲近自然的窗口。
汤松古道起于婺城区塔石乡山坑村,途经珊瑚村、银岭村,最终延伸至丽水松阳,全长约11公里,曾是连接婺州、处州、衢州三府的盐商要道。古道的青石板路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保留原貌,沿途梯田、瀑布、古树群与茶山交相辉映,春可赏油菜花与映山红,秋可观红枫漫山。古道沿线分布着多处古村落、古桥和古驿站遗址,是研究古代交通、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实物资料。
汤松古道的保护和开发,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依托古道资源,相关村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当地村民通过开设农家乐、销售土特产等方式,实现了增收致富。
霞客古道得名于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其金华段从婺城区新狮街道尖峰山延伸至罗店镇双龙洞,全长约15.5公里。古道以卵石铺面,沿途植被茂密,串联起尖峰山、双龙洞等自然与人文景观。
霞客古道延续着“人意山光,俱有喜态”的诗意,两侧散落着的古寺、凉亭等遗迹透露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此外,古道所在的森林覆盖率超过90%,成为生态旅游与研学的重要路线。
近年来,婺城区政府高度重视古道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根据《浙江省古道分级保护办法》,婺城区对辖区内的古道进行了修缮和环境整治,确保古道的原始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同时,通过增设标识牌、修建休息点等措施,提升了古道的旅游服务功能。此次入选省级二级名录后,婺城区将进一步加强古道保护,修复破损路段,并挖掘文旅潜力。
据悉,此次《公告》当中,除了汤松古道、霞客古道外,婺城区还有9条古道的入选首批三级古道,古道的入选不仅是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肯定,也为婺城区的文化旅游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婺城古道将继续串联起过去与现在,成为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金色纽带”。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