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冠冕身披帅旗,威风凛凛的“铜山虎”
每次斗牛前,朱淑文都要让“东方一绝金华斗牛”的旗子在场地上飘扬
朱淑文特意在地里种了胡萝卜,给“铜山虎”改善一下伙食
朱淑文为“铜山虎”装扮一番
拆牛也是朱淑文的必备技能之一
何建民(举话筒者)为斗牛作现场解说
斗牛精彩,解说有趣,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铜山斗牛场每逢斗牛,现场都围满观众
无论男女老少,都被精彩的斗牛所吸引
激斗正酣,泥水四溅
无人机视角下的斗牛场
金华传媒记者 楼冀阳 陈业 文/摄
在婺城区雅畈镇竹园村,71岁的省级非遗金华斗牛代表性传承人朱淑文正牵着他的爱牛“铜山虎”在溪边散步。这头重达1600余斤的黑牛,是名将“黑头狮子”的后代。
朱家五代养牛。朱淑文自小走南闯北,和家人一起去山东、江苏、湖南表演斗牛。“全国各地很多人都喜欢看斗牛,觉得好看,精彩!”到2000年,朱淑文已养过十几头斗牛,加上村里其他的牛,可以组成一支50多头牛的斗牛队伍。
养牛如育将。朱淑文对斗牛的培育倾注了所有心血。他与82岁的老哥徐顺宝经常切磋养牛经,从营养搭配到驯牛技巧,两位老牛倌的对话里藏着千年技艺传承密码。
金华斗牛号称“东方一绝”,演出精彩,养牛过程却有很多的艰辛。一方面,演出没有常态化;另一方面机械化耕作的冲击让养牛户数量锐减。同行纷纷卖牛止损,朱淑文却咬牙留下血脉珍贵的“铜山虎”,面对4万元收购价毫不动心。最近朱淑文在和各地景区接洽演出事宜,同时也在动员村里人养牛。他给村民算账:一头牛一场演出能挣600元出场费,一个月斗两次,饲料钱就有了……村里已经有几户人家被他说动,弟弟朱淑清也答应,今年先养两头,如果斗牛行情好,到时候再盖个养牛场,养上十几头……
在中国文化中,斗牛象征勇敢、力量和技巧,激励人们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只要还有人愿意看,这门手艺就断不了”,朱淑文为“铜山虎”精心装扮一番,黑牛戴上冠冕,两根雉翎翻飞,就像戏台上的将军,威风凛凛。元宵临近,铜山斗牛场又将迎来数场热闹表演。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