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智能制造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而来。对于正在探索数智化转型的制造企业而言,金华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经验和建议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明确数智化转型的目标定位,将其与主营业务紧密结合,“机器换人”等生产技术的加速普及,为今飞集团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助力企业迈向智能制造崭新未来。
深耕“机器换人”奠定先发优势
近日,在位于婺城区飞扬智能制造平台的今飞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17个机械臂正不停抓取材料、搬运工件,赶制太阳能光伏板边框。不久后,这批成品将发往义乌市的光伏头部企业,为工业厂房、农业设施等领域提供可靠电力支持。
“以前一台机器需要4个人操作,研究院对机械臂进行提升改造后,现场只需要1人即可,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人力成本节约了至少50%。”今飞控股集团技术中心总工程师李文彩指着眼前忙碌的“流水线”说。
李文彩口中的研究院正是金华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在数字化、智能化的大环境引领下,为了持续输出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2020年,今飞控股集团整合装备团队中优秀的研发人员,成立了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
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集自动化、信息化于一体,可以提供从咨询诊断、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到智能服务等全过程总集成服务。成立之初,恰逢今飞智造摩轮有限公司打造“未来工厂”,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加快传统产业基础高级化转换步伐,全力助推“老树发新枝、新枝育新果”。如今,和今飞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样,在这家省级“未来工厂”里,只闻机杼声,不见人语响,只有寥寥几位员工在忙碌。
类似的繁忙作业场景出现在今飞控股集团遍布各地的工厂中。2024年,依托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的研发团队支持,集团包括浙江金华、云南富源地区在内的10条传统产线全部完成了智能化改造,生产不再依赖员工的经验或熟练程度,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甚至每个今飞轮毂上都被刻上了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身份证”,客户只需轻点手机即可进行质量追溯,轻松获取轮毂的生产信息、出厂时间、产品参数等详细资料。
坚持科技创新加速动能转换
“智能化改造是大势所趋,无论是成本的压力、质量的追求,还是产能的需要、技术的开发,都要求企业必须迈出这一步。”李文彩回顾,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的前身可以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彼时,很多的技术变革都面临同行业没有可参考案例和经验的问题,从“0”到“1”的过程背后,是对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全面契合的深入思考。“可以说钱投进去,能不能做成、效果好不好,谁心里也没底。”
回过头来看,这样迎“新”而进、向“智”而行的规划路径非常具有前瞻性。最初,今飞控股集团成立了机修班组装备事业部,之后慢慢发展成为今飞机械厂,又逐渐壮大成立了浙江今飞机械有限公司。直到将核心技术团队剥离出来成立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其研发团队已超过200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40%左右,多为来自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及副高以上职称人才,实力雄厚的“智囊团”为企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制造业转型升级,必须让技能人才“叫得响”。深谙此道的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畅通纵向、横向两条发展通道,健全技能评价体系、职称等级制度,设置核心员工、专业带头人、后备专业带头人等,为研发团队制定传帮带计划、规划清晰的晋升路径,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同时,对于善于创新、勇于奋斗、掌握高端技术的人才,构建起具有竞争性、激励性的薪酬机制,以此解决他们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
此外,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广邀高等院校踊跃“出题”、共同“答卷”,与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项目,利用重点大学的底蕴积淀与人才优势,开展产业链“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其中,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的“面向复杂多变制造场景的感算控融合开发平台软件”项目被列入省级尖兵领雁项目。
持续的科研投入也带来了丰硕的创新成果。近年来,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先后取得了滚筒工件自动打磨装置、管材与内嵌件压装装置等180多项发明专利,迅速成长为浙江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浙江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协会副会长单位。
强化精准服务企业如虎添翼
日新月异,拔节生长,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如今的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再贴切不过。“回顾五年来的发展历程,研究院的快速成长,离不开区委、区政府对科创型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李文彩表示,得益于婺城优良的政策、创新的生态,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发展才能如虎添翼。
近年来,婺城区制定了《加快推进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出台了《婺城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等一揽子惠企新政,着力推动工业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同时,全区上下按照“大干项目、大抓落实、大转作风”的要求,区经商局、区科技局等部门以领导班子牵头、业务骨干带队的形式,深入企业走访调研,重点了解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切实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强信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近悦远来”的关键,而依托婺城区创业创新的肥沃土壤,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上也有足够底气。“2024年,我们整个集团年产值突破200亿元,订单也较往年增长了20%左右。”李文彩坦言,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一直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作为公司的重中之重,2025年,将继续与外部科研院所展开深度合作,在泰国、中国安徽等地新建智能化工厂,不断提升行业话语权。
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即,当前,婺城正深入实施创新提质攻坚行动,加快打造创新婺城。李文彩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建立区间性分段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切实助推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创智能制造研究院也将力争在新一轮产业调整中抢占先机,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共同托举城市向上、发展向好。
记者手记
一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策落地见效,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前进有路、后顾无忧。放眼婺城大地,项目建设加速推进、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轻装上阵,民营经济正迈出高质量发展的矫健步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同城市良性互动,在此一道快成长、慢生活、好发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