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不误农时不负春

婺城以科技解锁育苗“新”姿态

2025-02-20 08:58:03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马晓芬

  本报讯(记者 马晓芬)2月18日迎来雨水节气。“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雨水节气过后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机。在位于婺城区长山乡的婺城区第一良种场内,智慧农业示范园育苗中心机械轰鸣,一条自动化播种流水线正在忙碌运转,蔬菜育苗所需的营养基质通过机械均匀地撒到穴盘里,装盘、上料、播种、洒水等工序有条不紊、一气呵成。随后,一盘盘播种好的种苗,被工人用苗车送至催芽室。

  “这套流水线每天能完成近8万株种苗播种,其播种效率,是人工播种效率的100倍以上。”金华市农科院蔬菜所农艺师郭子卿介绍,运用了新技术后,中心育苗成功率可以达到98%、99%以上,比原先至少提升了5%左右。

  作为浙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区项目之一,智慧农业示范园规划占地1048亩,建成后将成为省内一流、国内先进的智慧农业园区。其中,智慧农业示范园育苗中心涵盖4个连栋大棚和1个玻璃温室,已于今年1月投用。

  步入玻璃温室,满眼绿意扑面而来。一茬茬长势旺的种苗旁边,工人们娴熟地进行合盘。“合盘就是将多个秧盘合并在一起,剔除残次品,进行集中管理和培育。”入驻园区企业金麦田种业生产主管金国胜告诉记者,合盘之后,种苗将在苗床上继续生长发育。

  玻璃温室内,叶子鲜绿、茎干粗壮的苗株,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们是有2至3个月月龄的茄子苗、番茄苗,有嫁接苗、砧木苗。”郭子卿介绍,种苗生长的最佳温度,白天在25至28度之间,夜晚在15至18度之间。而温室内设置了智能加温地源热泵、双层保温设施,保障了种苗生长的温度条件。这也是为何室外草木枯寂,这里却种苗长势好的原因之一。

  采访中,记者看到一周前播种的盘前番茄苗,已经长出嫩绿的新芽。罗店镇盘前村是誉满全国的高山蔬菜种植基地,盘前番茄是该村远近闻名的高山蔬菜品种之一。“我们位于高海拔地区,春季气温较低,遇到气温下降明显的情况,就会给自身育苗带来影响。”盘前村党支部书记章军说,依托育苗中心,种苗能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丝毫不受外界影响。今年,村里共有20多万株番茄苗在这里培育。

  不过,一粒种子,从播种流水线下来后,并不是直接进入玻璃温室。“这两者中间少不了催芽室的过渡。”在金国胜的指引下,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将近3天前播种的番茄苗,从恒温催芽室里推出,准备送往玻璃温室。“催芽室温度不变,有利于种苗发芽。像花类种苗催芽需要30多个小时,番茄苗则需要60多个小时,辣椒苗需要90多个小时,都比常温催芽效率提高了数倍。”

  目前,已经育好的茄子苗、番茄苗等种苗,将等待农户的“验收”,前往田块“安家”。“通过自动化播种流水线,既能解决散户种子浪费的问题,又能从种源、环境上对种苗品质进行管控,让出苗率、壮苗率提升至98%以上。”郭子卿介绍,目前,中心的种苗供应业务,覆盖金华八县(市),并辐射到省内、省外多个城市。

  据了解,浙中现代农业共同富裕先导区项目,除了智慧农业示范园之外,还有双龙实验室、现代种业创新中心两个项目。其中,双龙实验室将聚焦生物种业、现代农机、农产品质量与营养健康三大方向,打造“人才汇聚、资源共享、合作创新、国内一流”区域性科创平台;现代种业创新中心将聚焦优势物种开展联合攻关,打造成为浙中种业创新高地。

  眼下,智慧农业示范园奏响春耕进行曲,婺城沃野生机勃勃,正描绘出一片“新丰景”。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