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还未出正月,婺城的农业生产日渐繁忙。从菜地到餐桌上的美食,从田间到直播间,农民们抢农时、抓生产,为新的一年开好头、起好步。
满负荷生产春天的味道抢“鲜”上市
“清明粿”又称青团、艾果,是婺城当地特色的时令传统美食。虽然距离清明节还有一段时日,但位于琅琊镇的恋·苍庐共富工坊的生产车间早已经进入火热生产模式。
磨浆、揉面、压皮、包制、脱模、打包……20多名工人动作娴熟,转眼间,一个个饺子造型、圆饼造型的绿色果子被整齐地放在托盘里,等待发往全国各地。“我们从正月十六开始生产清明馃,每天生产上万只,订单跟去年比翻了一倍。”恋·苍庐负责人杨巧飞说。
恋·苍庐的清明馃由鼠曲草打成糊,和进米粉中揉捏而成。揉好面粉后,往面皮里添加各种馅料,根据不同口味或甜或咸。为了能让市民尽早尝到春天的“第一口鲜”,恋·苍庐提早准备,去年就建立起野生鼠曲草的种植基地,确保生产清明粿最重要原材料“青”的供应。
本地羊肚菌抢鲜上市
近日,在白龙桥镇董村椒椒农业有限公司的菌棚内,一朵朵形态可爱的羊肚菌争相破土而出,乳白色的菌柄撑起蜂窝状的菌盖,犹如收拢的褐色“小伞”。种植户正忙着采收今年首批羊肚菌,随后将直接送到订户家中。
椒椒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鄢继琼介绍说,基地2023年下半年开始引进种植羊肚菌,目前已发展到6个大棚。原本冬季是农闲时节,她们通过采用“菌菜轮作”的方式,让“冬闲田”变成了“致富田”。眼下,今年羊肚菌陆续成熟,整个采收过程一直要持续到4月份。
花圃直播忙新年开新篇
正月还未过,走进婺城区罗店镇后溪河村,随处可见忙碌的场景。一车车苗木被装上大货车,运往全国各地;花农们抢抓农时,对苗木进行修剪、移栽……
“花二代”姜可璇和丈夫唐浩早早地在花圃忙碌,一个直播,一个修剪、疏蕊。“这棵叫‘娇笑颜’,日系的茶花,它可以一树多色,这朵是带白色花纹的,这朵又是纯色的……”姜可璇拿着直播设备,对直播间里的粉丝侃侃而谈,从花的品种、习性到如何养护等,姜可璇一一耐心解答。
“我们从正月初八快递恢复就开始直播了,直播间的人气已慢慢恢复,每天都有成交的订单,到现在已经有近两百个订单了,算是给今年开了个好头。”唐浩说。据悉,姜可璇夫妇七年前开始在自己的淘宝店直播卖花,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百亩油菜追肥促壮
近期正是油菜提弱转壮的关键期。在蒋堂镇前源村种粮大户蒋献勇的油菜种植基地,成片的油菜已是绿油油。蒋献勇带着工人们对油菜进行开花前的最后一次追肥。蒋献勇告诉记者,油菜种植面积近百亩,实行稻油轮作。现在抓住好天气,做好追肥,等到三四月份就可以看到金灿灿的油菜花了。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