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走进婺城区琅琊镇徐联村的暖田基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整齐划一的农田里,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作为婺城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暖田基地不仅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的标杆,也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金华市暖田农业有限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便以创新的“有机种植+生鲜宅配”模式,在农业领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凭借跨界引流、线下活动等多元运营策略,如今已积累会员超1000人,年产值突破1000万元。暖田基地占地约180亩,其中120亩通过有机认证,是琅琊镇近年来精心培育的农业产业化明珠。基地秉持“科技+农业”的核心理念,将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植保、物联网监测等前沿科技融入农业生产,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精细化管控。
在暖田基地,绿色发展理念如同一颗颗生命力旺盛的种子,深深扎根于每一寸土地。踏入基地,映入眼帘的不仅有品类丰富的有机蔬菜,还有特色的金华两头乌养殖以及土鸡养殖区域。这里采用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巧妙地将废弃物转化为珍贵资源。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垃圾,而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滋养土地的优质有机肥料。多余的有机蔬菜则成为猪、鸡的健康口粮,这种循环模式,既降低了环境污染,又为土壤源源不断地注入养分。
暖田基地厂长严静柏介绍,基地的每一个大棚都是一座精心打造的“绿色堡垒”。大棚配备了细密的纱门,有效阻挡害虫入侵;捕虫器和粘虫板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捕获”害虫;人工除草除虫工作也有序开展,多种手段紧密配合,大大减少了病虫害的侵扰。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基地严格遵守绿色准则,坚决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用实际行动严守绿色防线。同时,基地与多家农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引入优质蔬菜品种与生态种植技术,不仅提升了产量,更确保了每一棵蔬菜的绿色、健康、安全。
目前,基地拥有60多个有机蔬菜种植大棚,种植着20多个品种的蔬菜。“有机蔬菜虽比普通蔬菜价格高出2至3倍,但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尤其是在上海、杭州等地。仅今天早上,我们就向上海运送了1000多斤蔬菜。”严静柏说。在这里,每一棵蔬菜都拥有专属“身份证”,通过扫码即可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溯源,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安心。除了供应外地市场,暖田基地还在金华市区开设了暖田生活有机馆,新鲜采摘的蔬菜清晨便运往店内,成为当地居民的心头好,常常供不应求。
暖田基地的发展,也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自从基地建成,我们的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琅琊镇徐联村的盛大姐满脸笑意地分享道。如今,基地用工大多来自徐联村及周边村庄,为许多像盛大姐这样退休后仍想发挥余热的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暖田基地直接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增收,人均年收入增长超30%,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此外,暖田基地还积极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基地内设有农耕文化体验区、亲子采摘园等特色项目,每逢周末,便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度假的热门打卡地。农业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产业业态,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接下来,琅琊镇将以暖田基地为依托,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深化农旅融合,探索更多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手记
“暖田基地只是起点,我们的目标是让更多乡村富起来、美起来、强起来。”在暖田基地,现代化农业设施与村民们幸福的笑容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暖田基地的成功,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产业的深度融合和生态理念的坚守,但更关键的是党建引领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在这里,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国企+民企+强村公司”合作开发模式,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引入“智慧农业科技产业园”模式,凝聚起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