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胜)近日,婺城区箬阳乡琴坛村的黄精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记者来到种植基地,只见基地沿着山势层层叠叠铺展,村民们分工协作,挥着锄头辛勤耕耘,在整好的畦面上,每隔30厘米开穴,将幼小的黄精苗平放在穴内,随后覆土。
随着中草药市场前景的持续向好,琴坛村有效整合山地资源,实现了中药材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确保了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不仅为群众开出一剂增收致富的“良方”,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动能。
黄精味甘,性平,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作为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还可以开发成黄精茶、黄精饼干、黄精面等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黄精的价格在10元一斤左右,林下亩产一般在1000斤,优质土地更多。不过,黄精生长比较慢,需要3年后才能进行采收。
琴坛村党支部书记张明辉说:“琴坛村的气候、土壤条件都比较适合种植黄精,是黄精种植的天然适生区。在区农业农村局的大力支持下,村里引进了黄精种植项目,发展林下经济,第一期种50亩,黄精从种植到后期管护,都带动了大量村民参与务工。”
村民吴彩花告诉记者,播种黄精这些天,几乎全村的劳动力都出动了,大家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都很高兴,很积极。据悉,根据工作内容不同,村民们每天的工资在120到150元之间不等,后期还要进行锄草、培土、排沟、施肥等工作,可以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据了解,黄精种植还为琴坛的乡村旅游发展带来契机。琴坛村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黄精种植基地的建成,村里计划将黄精种植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发以中药材与客家文化相结合的主题项目,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体验客家文化的同时,了解黄精的种植、加工过程,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箬阳乡林木资源丰富,近年来,该乡因地制宜,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自身适宜种植药材的自然优势,邀请行业专家现场指导,科学定位划片、定类定品,进一步增加药材种植种类,先后引进了金线莲、灵芝、黄精等中草药种植,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了闲置林地的附加值,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