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晓君)“我希望社区能有更多的儿童游乐设施,让我们放学后也有地方玩耍”“我觉得可以在超市、小区门口,多放一些公益类广告”“垃圾分类很重要,我们可以制作宣传画,提醒大家正确分类”……近日,记者来到婺城区城西街道双龙社区,一群小朋友积极参加社区事务,他们的声音正在被听见,他们的想法正在被重视,这就是“青苗议事会”,一个让儿童成为社区决策主体的创新平台。
据悉,双龙社区辖区面积约0.75平方公里,下辖10个小区,辖区人口4000余人,其中0-18岁儿童及青少年300余名,儿童群体占比大,成长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去年以来,双龙社区以“一米高度”为标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深度回应儿童需求,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安全、舒适、有趣的生活环境。
“社区注重倾听孩子们的声音,鼓励他们提出自己对社区环境和活动的建议和想法。”双龙社区党委书记孙铮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为倾听儿童心声,鼓励儿童发言,推动建设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儿童友好社区,社区党委通过举办“童言心声”“小手拉大手”“社区小主人”等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家门口感知道路、设施、绿化、垃圾分类,并进行测量、采访、记录、宣传,在这个过程中了解社区概括、城市文化、参与小区建设。
为了更好地收集和处理儿童的意见和建议,社区还以儿童议事为抓手,设立了“童心议事会”“青苗议事会”等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孩子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需求,与社区工作人员和其他居民共同探讨解决方案,让儿童以“社区小主人”身份,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倾听“一米视角”的奇思妙想。
“我很喜欢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发挥我们的好想法建设家园,还能在活动中收获快乐。”辖区金师附小凤山校区三年级学生于子淳表说。记者还了解到,社区鼓励孩子们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中,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精神。
为了构建儿童成长的立体支持网络,社区积极引入各类社会资源,通过与社会组织、企业等合作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和服务项目,如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科普教育等,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成长支持,让其在更加多元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一米高度看社区’,是‘蹲下来看孩子’的人文关怀在社区规划与设计中的具象体现。它意味着社区要从儿童的身高、视角和需求出发,重新审视和优化社区环境,确保儿童能够平等、安全地享受社区资源。”双龙社区党委书记孙铮介绍。在双龙社区,这一理念被赋予了生动的实践。
社区内的公共设施,如滑梯、秋千等,都根据儿童的身高和运动能力进行了定制,这些设施不仅色彩鲜艳、造型可爱,更重要的是,它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和体验,让孩子们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玩耍,感受快乐与自由。
此外,社区还注重营造适合儿童活动的空间氛围。在小区内,随处可见充满童趣的装饰和指示牌,这些设计不仅美化了环境,更让孩子们感受到社区的温暖和关怀。社区还鼓励孩子们参与到社区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中来,通过种植绿植、参与垃圾分类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双龙社区坚持以“一米高度”看社区,不仅融入儿童友好理念,提升社区规划建设品质,安全理念也始终贯穿于社区治理全过程。除了通过增设完善减速带、限速标志、隔离防护栏等安全设施,加强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顺畅的出行环境,社区还注重儿童活动区域的安全管理,在小区内的儿童娱乐区,设置了警示标志和隔离措施,并定期对儿童活动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孩子们在玩耍时的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社区的安全水平,双龙社区积极推进智慧安防建设,通过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建立可视化信息平台等措施,实现了对儿童主要活动场所的全覆盖监控。这不仅为孩子们增添了一道安全防线,也让家长们更加放心。
“我们充分利用辖区资源,建设活动场地、开展职业体验、推进孩子们参与社区治理的各项活动,就是希望能够为孩子提供多元的成长环境,把双龙社区建设成儿童安全、健康成长,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儿童友好社区。”孙铮表示,下一步,双龙社区党委将继续围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要求,以儿童为中心,以家庭为基础,不断链接资源、搭建平台,积极探索和创新儿童参与社区治理的方式和途径,让社区变得更有温度、更具活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