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华传媒记者 丰晓原 厉胜男)3月28日,婺城区“红动婺城崛起争先”社区党组织书记圆桌会启动。一场干货满满的业务培训由此展开,婺城区税务局、市场监管局及律师事务所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专家,分别就税务申报、新公司法解读、企业运营法律常识、公司运营及项目招引等进行授课。这样的培训不仅提升了社区党组织书记们的专业技能,更为他们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推动社区“自我造血”提供了借鉴思路。
在随后开展的经验交流环节,各社区纷纷晒出“强社惠民成绩单”。白龙桥镇金奥社区以2427平方米闲置空间为突破口,创新“场地换服务”模式,引入“金农好好”邻礼供销平台,构建集生鲜配送、家政服务、文旅康养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圈。其“共富大篷车”直通城乡,既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又满足城市家庭品质需求。依托金农好好积分兑换平台,该社区已吸引659名在职党员、流动党员及志愿者参与便民服务,形成公益与效益的良性循环。
城中街道西市街社区的探索也使大家眼睛一亮。该社区负责人重点介绍了“主理人”制度创新。通过将120平方米闲置房产转化为教育惠民新阵地,浙礼学脑科学课堂、金麟托管“四点半学堂”等项目相继落地,年增收超10万元。西市街社区还创新“民生+共富”运营模式,城乡直通车带动农民增收,商圈市集首期创收3.3万元,国有资产活化实现央企、民企、社区三方共赢,连智能充电宝都成为“生财利器”,广告收益预计可达2万元/年。
在探索“自我造血”模式的过程中,婺城区深知制度创新是构建长效引擎的关键。直面“强社公司成立了,如何运转?能否持续?能否长效?”等发展命题,婺城区创新“合伙人”机制,引入社会资本共建社区服务品牌;打造“智慧社区生活圈”,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匹配供需,提升资源利用率;建立长效治理机制,完善公司化运营架构,强化风险防控。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模式,既保持公益属性,又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这些创新实践的深化,婺城强社惠民模式正逐步释放治理效能。金奥社区的“共富大篷车”已惠及众多老百姓,西市街社区的“四点半学堂”解决周边部分双职工家庭后顾之忧,这些惠民成果正是“自我造血”的生动体现。在当今科技赋能加速大背景下,婺城强社公司正成为民生幸福的“承载地”和治理创新的“试验田”,其探索对于构建新时代基层治理共同体具有一定的意义。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