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蒋风:让童诗在爱与美中绽放

2025-04-22 09:55:2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汪胜

  蒋风和孩子们在一起图片来源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

  蒋风和孩子们在一起图片来源金华市新闻传媒中心

 

  蒋风倾其一生在儿童文学研究领域辛勤耕耘。作为儿童文学理论家,他不仅是中国首位国际格林奖获得者,也是中国儿童文学界当之无愧的先行者。中国儿童文学从蹒跚起步到实现快速发展,再到走向国际,每个重要阶段,都留下了蒋风不可磨灭的足迹。他在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也为孩子们精心创作了无数精彩的童诗。凭借对儿童的深切理解与深厚情感,蒋风将灵动的童心融入创作,用文字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充满爱与美的精神乐园,照亮了无数孩子的童年,温暖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推广童诗教育,在海内外孩子们心中播撒童诗的种子,让童诗温润孩子童年。

  第一首童诗《春天来了》

  蒋风与儿童文学的不解之缘,始于童诗创作。小学五年级时,年仅11岁的蒋风便在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童诗《春天来了》:

  花红了,草绿了

  莺儿站在树梢头,唱着迎春的曲调

  啊!原来春天来了

  小朋友!

  切莫把春光辜负了!

  这是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春天带来的是希望,正值童年的蒋风用文字种植了希望。这首诗虽篇幅短小,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花红了,草绿了”,短短六个字,宛如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将春天的绚丽多姿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明快的节奏,精准地勾勒出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符合儿童简洁直观的认知特点。“莺儿站在树梢头,唱着迎春的曲调”一句,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莺儿以人的行为,使其仿佛成为春天的使者,奏响欢快的迎春乐章。这样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仿佛能听到莺儿清脆的歌声,看到树梢舞动的春意。结尾“小朋友!切莫把春光辜负了!”以直白而亲切的呼唤,传递出珍惜美好时光的积极情感。

  对于儿童而言,这种简洁明了的劝诫方式易于接受,在稚嫩的心灵中播下珍惜时间的种子。蒋风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他童诗创作的起点,更展现了童年时期的蒋风对儿童情感和认知的精准把握,也为他日后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深耕,埋下了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

  童心在创作中翱翔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华人民广播电台对蒋风进行过专访,并播出了他创作的三首童诗:《会飞的星》《牵牛花》《下雨啦》。这三首诗字里行间洋溢着爱与美的主题,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个充满奇幻与美好的世界。

  《会飞的星》

  一颗星两颗星

  七颗八颗……颗颗都在眨眼睛

  天上星亮晶晶地上星亮晶晶

  哈,地上哪儿会有星星?喏,草地里飞出三颗星!

  啊,怎么还有会飞的星?哦,原来是三只萤火虫!

  《牵牛花》

  牵牛花,爬篱笆

  爬呀爬,爬呀爬……

  不见你牵牛来,只见你吹喇叭

  嘟嘟哒、嘟嘟哒

  嘟哒嘟哒嘟嘟哒!

  《下雨啦》

  滴答!滴答!下雨啦!

  雨呢?下到田里啦!

  田呢?种上谷啦!

  谷呢?碾成米啦!

  米呢?做成糕啦!

  糕呢?小华吃啦!

  小华呢?乘上航天飞船啦!

  航天飞船呢?小华驾着飞向金星啦!

  《会飞的星》巧妙地运用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理,逐步引导孩子去探索和发现。开篇对星星的描写,从天上延伸到地上,引发孩子们的好奇,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将萤火虫比作会飞的星,既形象又富有创意,让孩子们在惊讶之余,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这种独特的比喻,不仅丰富了孩子们对自然事物的认知,而且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自然、热爱自然的种子。

  《牵牛花》以轻快的节奏,描绘了牵牛花的形态与活力。通过对牵牛花攀爬动作的反复描写,以及对其“吹喇叭”这一拟人化行为的生动刻画,将牵牛花调皮可爱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欢快的节奏,宛如一首活泼的童谣,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仿佛看到牵牛花在篱笆上奋力攀爬的样子,感受到生命的蓬勃力量。

  《下雨啦》则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带领孩子们经历一场奇妙的旅程。童诗以问答的形式推进,环环相扣,充满趣味性。从下雨到田里种谷,再到米做成糕,最后小华乘飞船飞向金星,情节跳跃,充满奇幻色彩。这种富有想象力的叙事,打破了现实的束缚,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幻想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三首童诗在主题上都围绕着爱与美展开。在蒋风笔下,星星、萤火虫、牵牛花、小雨点等自然事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蒋风通过对自然事物的描绘,引导孩子们热爱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些作品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阅读的乐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爱与美的熏陶,净化他们的心灵。

  晚年创作《有一条蜈蚣》

  2015年,已是90岁高龄的蒋风怀着对童诗的一腔热爱,倡议成立一个别具一格的诗社。他希望引导童诗爱好者们,创作出既有童真童趣,又饱含诗意的佳作,同时大力推广童诗教育,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诗歌的种子。这一想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经过精心筹备,“八咏童心诗社”顺利成立。“八咏”二字,既体现了诗社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承载着延续八咏楼千年诗脉的美好愿景。

  在诗社成立大会上,蒋风率先创作了一首妙趣横生的童诗——《有一条蜈蚣》:

  从前,有一条蜈蚣九尺九寸长

  长了多少只脚它全都忘

  瞎编,世上哪有这么长的千脚虫?

  白痴才会忘了自己长了几双脚

  全是说三道四,蜈蚣理也不理

  它忙着去找鞋店买鞋穿……

  胡说八道,有谁见过穿鞋的蜈蚣?

  世上哪儿有卖蜈蚣鞋的店?

  蜈蚣脚多爬得快

  果真让它找到一爿店

  老板问:“您要买几双鞋?”

  蜈蚣答:“只需我脚丫都穿上。”

  小伙计帮它穿鞋忙了三天又三夜

  数数又点点,共计2016只——1008双

  呀!真是个吹牛大王!吹得天花又乱坠。

  要是真有这样的蜈蚣,不想去看的还有谁?

  这首童诗以独特的视角,打破常规思维。蒋风借助蜈蚣这一常见却又充满神秘色彩的形象,构建出荒诞离奇的情节,却在其中蕴藏着深刻的儿童心理洞察与教育意义。开篇“有一条蜈蚣九尺九寸长,长了多少只脚它全都忘”的设定,瞬间打破孩子们对蜈蚣的现实认知。现实中,蜈蚣身形渺小,而诗里的蜈蚣却大得超乎想象,连脚的数量都记不清,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随后,“穿鞋的蜈蚣”“卖蜈蚣鞋的店”等情节不断将荒诞感推向极致。这些看似违背常理的内容,恰恰是童诗吸引儿童的独特魅力所在。

  儿童天生充满想象力,他们的思维不受现实规则束缚。蒋风巧妙地利用这一点,以荒诞的情节为载体,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孩子们可以摆脱现实的限制,尽情地发挥创造力,体验到想象带来的无限乐趣。这种荒诞叙事不仅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让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世界。

  凭借幽默诙谐的语言,蒋风在《有一条蜈蚣》中为读者营造出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中通过路人对蜈蚣的质疑“瞎编,世上哪有这么长的千脚虫?白痴才会忘了自己长了几双脚”,以及蜈蚣不顾质疑,执意买鞋的情节,构成一种反差,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小伙计帮它穿鞋忙了三天又三夜,数数又点点,共计2016只——1008双”,夸张的描写让读者忍俊不禁,生动地描绘出帮蜈蚣穿鞋这一荒诞行为的艰巨性。

  这种幽默诙谐的语言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审美趣味,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首童诗表面上讲述了一条蜈蚣买鞋的荒诞故事,但在其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蜈蚣不顾他人的质疑和嘲笑,坚持寻找鞋店买鞋,这种行为体现了一种坚持自我、勇于尝试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也会面临各种质疑和困难,这首诗鼓励他们要像蜈蚣一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诗中对蜈蚣脚数量的精确计算,以及小伙计帮蜈蚣穿鞋的过程,巧妙地融入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让孩子们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数学知识,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此外,蒋风通过设置路人的质疑和反问,如“胡说八道,有谁见过穿鞋的蜈蚣?世上哪儿有卖蜈蚣鞋的店?”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回应,使读者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与角色展开互动。这种互动性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参与感,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出版

  蒋风一生与儿童文学结下不解之缘,他深深体会到诗的熏陶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诗可以让孩子得到情操上的陶冶、心灵的净化、意志的磨炼、创造力的激发,使孩子们全面发展,拥有健全的人格。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从小受到诗的熏陶,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基于这样的认识,蒋风在为孩子们创作童诗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推广童诗教育。

  他从金华起步,先后在各小学推广儿童诗,继而扩大到省内、全国直至马来西亚的华人孩子群体,并在海外华人子弟中办“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写作营。蒋风说:“教孩子们读诗、写诗,最主要是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关系着一个民族的未来。”因此,一开始,蒋风让孩子们先进行仿写,然后提醒孩子们发挥自己独特的想象,开启自己心灵的窗户,写出别具一格的诗。为了消除孩子们对诗的畏惧感,蒋风每到一处讲课,都会和孩子们从讲故事开始,讲解诗歌的阅读与写作。他会和孩子们一起背诵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写的《咏鹅》,让孩子们懂得“诗”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发挥自己的想象,每个孩子都能写出诗来。他的鼓励如滋润的春雨,使许多诗歌的小苗得到滋养。

  他先后到全国二十多所小学指导小学教师开展诗歌教学,并倡导办小诗报,成立小诗社,义务担任他们的顾问。他还举办“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系列讲座,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热爱文学的兴趣。讲座中,孩子们既学会了如何欣赏儿童诗,又大胆地用简洁、生动的语言传达自己那被激活的诗心。同时,蒋风还在自己创办的《儿童文学信息》报上陆续推出一批批新人近作,以此在儿童文学业内扩大影响力。尽管如此,国内推广儿童诗的氛围依然不是很浓厚,儿童诗读物更是匮乏。虽然为推广儿童诗做了一些身体力行的工作,但是,他觉得做得还远远不够,认为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做更多的工作。

  2001年,在蒋风的号召和倡议下,金华市青少年宫蒋风文学社成立了,首批就吸收了50位社员,每周都开展儿童诗教学。蒋风也会定期来到孩子们身边,和孩子们面对面交流童诗写作。2003年,蒋风利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在金华青少年宫为孩子们讲了一个学期的儿童诗,虽然是给孩子们上课,但是,蒋风异常认真,每次讲课前,他都要花很长时间备课,然后把讲课稿一字一句写下来。这年,蒋风还赴马来西亚作巡回讲学,期间,蒋风为当地写作营的小朋友讲了两天儿童诗,共有70多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儿童参加了这次写作营,小营员们创作了百余首诗,蒋风为儿童诗歌写作营总结时表示:“我相信所有参与诗歌营的小营员们,经过两天的上课学习,已经不再是诗盲,只要大家再继续努力,有朝一日成为诗王也说不定。”他寄语小营员们,要写好诗,必须不断地练习,观察四周的环境及不断地尝试。

  多年来,每当看到孩子们的小诗,蒋风内心都会感到阵阵欣喜,2009年,蒋风把多年推广儿童诗的讲课稿整理成书《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由重庆出版社正式出版。《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出版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该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来自山东济南的儿童文学教师林静是蒋风的非学历儿童文学研究生,学习期间,蒋风赠送给她《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一书,后来,她的儿子看到了该书,觉得有趣极了,吵着要见蒋风爷爷,之后,小朋友在妈妈的鼓励下,创作了《小豆丁幼儿园成长记》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蒋风在寄语中写道:“童年如诗,真美;如诗的童年记忆,更美!”2016年,为了和蒋风爷爷见面,小朋友跟着妈妈一起从山东来到金华,还专门做了一个橡皮泥玩具送给蒋风爷爷。

  在蒋风看来,他所做的正是打开孩子心灵的窗户,放飞他们的灵感。蒋风说,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所以生活才如此美好。诗是反映生活的,所以诗的美也是多姿多彩的。儿童诗是诗的一种,它具有多姿多彩的美。诗拥有巨大的魔力,让孩子们用纯洁的心去发觉身边的美,然后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诗歌的世界中翱翔。看到孩子们在诗的熏陶下快乐成长,他感到生活很充实、很快乐、很有成就感。

  《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在受到热捧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还专门找到蒋风,希望他对该书进行修订完善,2018年,蒋风新修订的《蒋风爷爷教你学写诗》由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师范大学研究员吴立岗在序言中指出,该书是蒋风基于儿童文学创作的视角教写作,有其独特的视点与新颖的见解。

  蒋风在该书的后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首诗》一文中写道:“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懂得什么是诗,不仅仅是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应该从学诗中陶冶情操,健全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心灵美的人。也就是说,要想写好诗,首先自己要成为一首诗。因为美可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净化自己的心灵,培养良好的品质,养成应有的人格尊严。”他还借用英国文学家卡莱尔《随笔集·彭斯》中的一句话作为结语:“要想写出不朽的诗篇,首先要使自己的一生成为一首不朽的诗篇。”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