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华传媒记者 孙武斌)“这条路改造立项了,希望能够尽快施工,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近日,浙江高荣化妆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接到诉求反馈信息,连声称赞“婺必应”平台处置效率高。
此前,位于婺城经济开发区的高荣化妆品、高文画材等几家企业反映:因厂区西溪街一侧雨天内涝严重,导致人员、车辆无法正常出入,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对西溪街段约500米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并抬高部分低洼地段路面。
接到企业情况反映后,婺城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迅速跟进了解,但由于该路段改造涉及多家行政职能单位,资金也存在困难,改造项目未能马上落地,遂将该事项提交至“婺必应”平台协调。
“婺必应”平台今年1月上线试运行,集成“基层智治”“民呼我为”等14个政务系统转交的疑难杂症件、部门和乡镇(街道)提交的重点疑难件、区重点工作3类事项,聚焦涉企为民服务中各类办不了、办不好、办不快问题,构建线上线下融合、跨部门协同联动闭环落实机制,实现事项精准办、协同办、快速办。
“婺必应”平台受理该路段改造事项后,经婺城区社会治理中心研判生成“协同任务清单”,明确牵头单位和配合部门责任,系统根据办理时限要求自动跟踪盯办。作为办理该事项的牵头单位婺城经济开发区接单后,与发改、住建等部门连续5次开展协商,明确将该项目纳入市政园林雨污管网提升项目,并落实保障资金。目前,婺城经济开发区已完成该路段雨水管网项目的勘测设计工作。
婺城区委社会工作部常务副部长、区社会治理中心主任徐寒雁表示,通过数据赋能、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婺必应”构建了一条“感知—响应—处置—反馈”全链条智能治理新路径。
市区八一北街人民广场附近停车位,经常出现地砖破损、路面不平等问题,因该区域路面修复与管理涉及多个部门,以前需要属地一一对接,现在由平台指派落实,全程跟踪督办,7天就完成了修复处置并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了办事效率。
“‘婺必应’平台的深层价值,在于推动个案治理转化为解题路径,形成社会治理合力。”徐寒雁说,平台明确管理职责,改进工作作风,统筹破解职责交叉、案结事未了等问题,从根源上实现疑难诉求兜底化解、动态清零。
据悉,婺城区“婺必应”平台本月正式上线推广,目前已化解市政设施权属争议等26件“交办难”积案,事件平均办结周期由45天压缩至7天,疑难问题处置效率提升84.4%,群众和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9.5%。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