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琳婕)7月2日,窑望未来·薪火相传“婺州铁店窑”文化走亲活动在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举行。本次活动由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婺城区委宣传部主办,琅琊镇人民政府承办,琅琊镇泉口村协办。各县(市、区)文化特派员参加活动,深入探讨婺州窑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与创新。
在“窑文化”座谈交流会上,来自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东阳市南马镇葛府村、武义县新宅镇新宅村等5个派驻地的文化特派员依次发言,结合各自驻村工作实际,分享在推动当地窑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中的实践经验与思考。“自去年派驻琅琊镇泉口村以来,我们打造了‘窑望未来’铁店窑文化品牌,联合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开展文艺志愿服务,开展多项设计项目、文创产品开发及青年人才培训活动。”文化特派员张赛分享。
窑文化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瑰宝,传承与发展任重道远。作为古代六大青瓷产地之一,铁店窑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乳浊釉闻名于世,曾沿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2001年,铁店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婺州窑传统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活动当天,泉口村广场还举办了“窑文化”主题交流市集,集中展销茶器、文创衍生品以及文化特派员驻点村的特色农产品。在铁店窑体验馆内,文化特派员们沉浸式参与了拉坯、堆塑、雕刻等传统制陶技艺。“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制作婺州窑作品,从最初的生疏到在老师指导下逐渐上手,最终完成了一件属于自己的作品,整个过程既新鲜又充满成就感。”文化特派员王文昊说。
文化特派工作的初衷是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本次文化走亲活动通过聚焦“窑文化”这一地方特色文化符号,搭建起交流协作的平台,既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灵感,也让窑文化在互动中焕发更强生命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