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琳婕)“黏土湿度怎么控制?”近日,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迎来一批特殊“学徒”——60余名浙江、台湾两地高校青年学子在陶艺大师指导下,从揉土到拉坯,从堆塑到雕刻,亲手体验千年陶艺制作全过程,零距离感受中华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
活动当天,两岸学子参观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泉口村,并参与了以“窑文化”为主题的交流市集。泉口村作为婺州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铁店窑遗址,至今仍保留着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脉络。在这里,学子们不仅了解了婺州窑的发展历史,还通过互动展示、非遗传承人讲解等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古老技艺的认知。
在铁店窑体验馆,拉坯机飞速旋转,学子们神情专注,双手随着陶泥起伏,小心翼翼地把控着力度与角度。“以前没有体验过这种传统技艺,这次亲手触摸陶泥,看着一件作品从无到有,感觉很奇妙。”一位台湾学生说。
陶泥的可塑性恰似两岸青年的无限可能——在揉、捏、塑、刻的过程中,既有独立创作的个性表达,又需要相互协作、取长补短。“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通过陶瓷制作等现场体验,增强海峡两岸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传承千年窑文化。”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教师张赛说,希望两岸青年携手共进,为推进两岸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