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当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劳动者穿梭在婺城的大街小巷时,散布在全区的73家工会驿站,正成为他们歇脚纳凉、补充能量的“暖心港湾”。从配备基础设施的“补给站”,到提供多元服务的“综合服务体”,婺城工会驿站正悄然完成从基础服务型、基本保障型向多元服务型、品质服务型的转变,用细致服务守护着户外劳动者的日常生活。
筑牢“硬支撑”:
工会驿站织密便民网络
“师傅,进来凉快凉快,喝杯水歇会儿!”上午10点,在婺城区白龙桥镇万诚社区工会驿站,工作人员笑着招呼刚送完货的快递员张师傅。驿站内,空调输送着丝丝凉意,几位外卖小哥正低头给手机充电。这是万诚社区工会驿站的日常场景。“入夏以来,工会驿站备足了饮料和水,希望更多户外劳动者能走进来歇歇脚。”万诚社区党支部书记钱婷说。
目前,全区工会驿站按“4+X”模式配备设施设备:空调、桌椅、饮水设备、多功能电源插座,四项基础设施必不可少,有条件的驿站还增设了冰箱、微波炉、医药箱、阅览资源等。这些设施集中布局在休息区,让户外劳动者推门就能用、抬手就能取。“有了驿站,渴了能喝水、热了能乘凉、手机没电能充电,太方便了!”外卖小哥钱箫剑说。
升级“软环境”:
从生理保障到心理护航
“真是倒霉透顶,堵车被投诉,找车位又跟人吵了一架,感觉胸口都堵得慌。”回忆起上个月的经历,网约车司机李师傅仍有些无奈。近日,李师傅来到金华市聚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聚力网约车工会驿站),和驻站的社工聊了整整一小时。“说着说着心里就敞亮了,感觉那股火一下子泄了。”
随着户外劳动者需求日趋多元,驿站已不再局限于提供“喝水歇脚”的基础服务。在聚力网约车工会驿站,每月定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成了司机们的“心灵加油站”。
“网约车司机长时间驾驶、面对复杂路况和乘客、工作强度大且相对孤独,心理压力不容忽视,需要定期进行心理疏导。”驿站负责人杜京说。工会驿站通过线上线下双向渠道收集司机需求。一方面,根据聚力网约车公司日常服务中收集的诉求反馈,驿站定期组织司机开展心理沟通活动;另一方面,当司机在工作中遇到与乘客纠纷、职业压力等突发情绪问题时,可随时到驿站寻求帮助。“驿站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以朋友交流的方式提供情绪疏导,帮助司机缓解心理情绪。”杜京说。
与此同时,驿站还定期举办“告别路怒”“压力舒缓小妙招”“睡眠质量提升”等主题的微课堂心理讲座,提供管理愤怒(如“路怒”)、缓解孤独感、应对挫折感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截至目前,工会驿站已经累计为500余名户外劳动者提供心理咨询与疏导服务。
拓展“服务圈”:
从单点服务到多维赋能
“孩子放暑假没人带,我工作的时候总惦记着,现在驿站有了爱心托班,不用发愁了。”在金奥社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金奥社区工会驿站),家长陈亦飞指着教室里活动的女儿对记者说。
“我们工会驿站联合金华市青少年宫、荣光国际学校等单位,全力打造‘家门口的青少年宫’,不仅为户外劳动者子女提供爱心托管等服务,还将乐高、书法、阅读、乐器等项目寓教于乐、融学于趣。”工会驿站工作人员墨翠翠说。截至目前,驿站共开课120余次,惠及户外劳动者子女650余人次,切实为双职工及新业态就业群体家庭解决子女暑期“带娃难”问题。
不仅如此,金奥社区工会驿站还藏着更多“暖心密码”:“金奥劳模说事评理工作室”里,7位国家、省、市、区级劳模轮流坐班,通过网络咨询和现场调解,已义务解决328起居民纠纷,确保劳资纠纷、消费维权等矛盾“不出社区”。
在“嵌入式志愿服务超市”里,职工参与社区服务能赚积分换商品,带动大家积极参与入户调查;“供富大篷车”每月开进社区,把乡村土特产送上居民餐桌,不仅搭建起“企业-社区-农村”共富联合体,还帮5名困难失业人员找到了工作。
从一杯温水、一片阴凉的基础保障,到心理疏导、托育服务的品质升级,再到维权调解、共富赋能的生态构建,婺城工会驿站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成为户外劳动者身边最坚实的依靠。 (记者刘琳婕)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