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百岁老蛇医 曾救两千人

2025-07-21 09:14:50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金华传媒记者 金璐/文 张辉/摄

  

  今年100虚岁的褚春林有一个本子,里面满满地写着他医治过的一个个毒蛇咬伤患者的情况。第一条记录在1983年,最后一条记录在2021年8月。整个本子上的记载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两千条。每一条记录背后,都是一次与死神掰手腕的胜利。“这些人,我全都救活了。”褚春林的话语里,有满满的成就感。

  50年前他自学蛇医

  褚春林是婺城区雅畈镇雅畈二村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大力提倡在乡村培养“赤脚医生”。褚春林作为大队干部,积极响应号召,开始学习医术。因为那时候农村毒蛇咬伤频发,他便将医治蛇伤作为主攻方向。

  “以前农村里的人很容易被蛇咬,这是因为大家干活时都打赤脚。要是能穿上高帮套鞋,蛇不就咬不到了吗?”褚春林回忆起过去的情景,感慨万千。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农民们为了生计,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却常常面临毒蛇的威胁。褚春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没有系统的学习环境,他就买来医书,凭借着高小毕业的文化基础,一字一句地钻研。每一次实践都是宝贵的学习机会,他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操作相互印证,不断摸索、总结,医术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逐渐精湛。

  当有人被毒蛇咬伤时,褚春林会迅速采取行动。先查看伤口,根据伤口的形状、蛇的种类(有时伤者会带来蛇)来判断是哪种毒蛇咬伤;如果是毒蛇咬伤,他会立即用清水冲洗伤口,尽量减少毒素的吸收;然后根据伤口情况,开出不同的药方。有些药不容易买到,褚春林便四处寻找、购买,甚至自己上山采药。后来,他还在自家院子里种植了一些常用的草药,如七叶一枝花、望江南等,以确保患者能及时用药,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农忙时节,是褚春林最忙碌的时候。夜晚,当大多数人进入梦乡,他却常常被急促的敲门声唤醒。褚春林的女儿褚艳春回忆,那时农民们为了抢收稻谷、放水灌溉,常常在夜间赤脚劳作,很容易被藏在稻根附近的毒蛇咬伤。有时一晚上会来好几个人,刚刚把一个人的伤口处理好,家门又被敲响了……褚春林经常整夜忙碌,第二天还要跟大家一起下田。虽然很辛苦,褚春林从未抱怨过。而且,他从不收取治疗费用,只是偶尔会有人送来一点白糖、面条之类的礼物表示感谢。

  褚春林医治蛇伤有了名气,不但本地人被咬伤会来找他医治,外地人也会慕名而来,甚至连本地社区医院的医生被蛇咬伤,也会第一时间找到他。他觉得,这份信任是对他医术的最高认可。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今,人们干农活时穿上了高帮套鞋,毒蛇咬伤的情况逐渐减少。96岁时,褚春林因体力衰减,不得不放下蛇医的重担,但他的事迹却在乡亲们口中成为一段温暖的传奇。

  梳理村史文脉的“宝藏本子”

  除了医术高明,褚春林还热衷于研究村史文化。他有一个独特的本子,上面写着“垃圾桶”,这看似奇怪的名字背后,却藏着他对乡村文化的深厚情感和执着追求。本子里收集各种各样的历史文化知识,从天干地支、帝王年号到古文化知识,再到雅畈镇的文化、历史、旧时手绘地图、养生知识,无所不包。

  “我家是在光绪二十九年,从缙云迁到雅畈的。爷爷和父亲买下了一个名叫四面厅的老宅子,我们7个兄弟姐妹中有6个是在这老宅子里出生。”褚春林说。他从小就在这镇上长大,熟悉老街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对于每一幢老房子以及背后的故事都很感兴趣。

  褚春林深知,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珍贵的历史记忆正在逐渐消逝。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文化碎片收集起来,为雅畈镇留下一些东西,让后人能够了解家乡的过去,记住自己的根。为了收集资料,他凭借儿时的见闻,四处打听、走访。每得到一点线索,他都如获至宝,认真记录,关于建筑方位则画出地图,在报纸上看到珍贵图片则剪下来贴到本子上。有时,为了核实一个历史事件的细节,他会反复询问多位老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七家厅的历史研究是褚春林在村史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他通过多年的走访和查阅资料,梳理出了七家厅的兴衰变迁,将这段尘封的历史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如今,七家厅的故事已由专业编剧写成婺剧,将被搬上舞台。为这出婺剧开研讨会那天,褚春林作为特邀嘉宾出席。看着自己多年来的心血得到认可和传承,他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褚春林的笔记本也成为珍贵的文化资料,杭州、上海等地有大学老师、学生来雅畈做田野调查,都会在村里人指点下来找褚春林借阅他的笔记。褚春林总是慷慨地出借,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乡村文化,让这些珍贵的记忆得以延续。

  百岁老人的生活日常

  走进褚春林的家,温馨而宁静。尽管年事已高,但他的生活依然有规律。每天上午,他会坐在窗前,认真地阅读《金华日报》《金华晚报》,了解国内外的时事新闻。报纸上的每一个字,他都看得仔细,仿佛在与这个世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阅读完报纸,他会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褚春林书法颇佳,他年轻时,雅畈镇上镇政府、工商所、银行等门口的牌子都出自他手,那漂亮的毛笔字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每年春节,他都会挥毫泼墨,为乡亲们书写对联。如今,虽然不能再像年轻时那样悬腕挥毫,但写字依然能让他愉悦。

  傍晚,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褚春林会到门口的小巷里散散步,活动一下筋骨。看着巷子里的植物,他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时,他还会想起曾经种植草药的情景,那些与草药相伴的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充实的时光之一。

  褚春林的长寿,离不开女儿褚艳春的悉心照顾。女儿深知父亲一生的不易,对他关心备至。每天,她会为父亲准备营养丰富的饭菜,陪他聊天解闷。在女儿眼中,父亲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的医术和品德都值得自己一生学习。“我的同学都羡慕我,他们说:‘我们都没有父母了,你还父母双全呢!’”女儿感慨地说。这种幸福感,让她格外珍惜与双亲相处的每一刻。

  褚春林对生活的热爱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他喜欢听女儿讲述外面的世界,也愿意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他的故事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智慧和温暖。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