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听闻城隍庙,是在儿时长辈讲述的故事里。城隍神庇佑百姓、惩恶扬善的传说,宛如一颗充满魔力的种子,悄然播撒在我幼小的心田,萌生出无尽好奇。岁月流转,这份对城隍庙的向往非但没有褪色,反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浓烈,我愈发渴望探寻其背后深厚的历史底蕴。
一
在金华,城隍庙共有两处。其一为金华城隍庙,主祀城隍老爷等神祇。那些被尊奉为城隍神的历史人物,凭借卓越的贡献与高尚的品德,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丰碑。他们的事迹,如璀璨星辰,照亮了城隍信仰的漫漫长路,给予世人温暖与力量。
另一处则是汤溪城隍庙,这座享有“江南第一城隍庙”美誉的古老建筑,承载着独特的历史记忆。汤溪城隍庙里的这位神灵,是真实存在的一位人物——宋约。
我的老家在汤溪西边的千年古镇湖镇,1982年前,两镇同属金华县,相距不过15公里,蹬着自行车,一个多小时便能抵达。1995年汤溪城隍庙重修后,我曾去过几次,只是当时走马观花,未能留下深刻印象。
去年,我采访金华汤曦强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文杰时,他热情地带我参观了汤溪城隍庙。此后,我又独自前往了几次。每次前往,我的脑海中都会不断勾勒出城隍庙的模样:飞檐翘角、巍峨壮观的殿宇,庄严肃穆、栩栩如生的神像,香烟袅袅、萦绕不绝的香火。
二
当汤溪城隍庙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眼前时,我还是被它的气势震撼了。它坐北朝南,静静屹立,宛如一位历经岁月洗礼的老者,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在阳光照耀下,红色的墙壁、黛色的瓦片以及飞檐斗拱,散发着古老而庄重的气息。
汤溪城隍庙始建于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由汤溪县第一任县令宋约按朝廷规定筹建。原址在清同治五年(1866年)重新修复,建筑群沿南北中轴线错落分布。
走进头门,仿佛踏入一个时空交错的世界。门楣上“金汤巩固”“宝婺屏藩”“仙舟保障”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尽显这座城隍庙曾经的辉煌与威严。头门内,左右两侧楼阁古朴典雅,中间的戏台虽显陈旧,却仍能让人联想起当年酬神演剧的热闹场景,那悠扬的唱腔、灵动的身姿,还有台下观众的欢声笑语,似乎都在空气中回荡。
穿过头门,是一个由鹅卵石和青砖铺就的宽敞庭院。庭院中,一座石桥横跨放生池,池里的水清澈见底,偶尔有小鱼游过,泛起层层涟漪。走过石桥,便到了二门。二门面阔三间,左边是龙王庙,右边是达生庵,两侧还建有两庑。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梁架结构精巧,明间为抬梁式,次间为穿斗式,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再往前走,便是正殿。正殿又称城隍使司府,是整个城隍庙的核心建筑。它由二门、中亭、中殿、后殿以及两边诸多建筑组成,规模宏大,气势非凡。中殿为硬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十檩,殿内城隍神像庄严肃穆,目光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万物。我静静地站在神像前,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仿佛看到当年汤溪百姓虔诚祈福的场景,他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平安幸福的渴望,向城隍神倾诉心声。正殿的梁枋上悬挂着一把大算盘,“人算不如天算”,简单几字,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提醒人们在这复杂多变的世界里,保持谨慎,不过分计较,顺应自然规律。
绕过正殿,便来到寝殿。寝殿面阔五间,前有天井,给人宁静祥和之感。这里的梁枋、柱础等建筑构件同样精美绝伦,二进柱础为八角形,下置覆盆;三进柱础为覆盆莲瓣形,其他各进柱础为鼓形。每一处雕刻都栩栩如生,人物、花草、禽兽等图案仿佛有了生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三
在汤溪城隍庙,我不仅被它的建筑之美所折服,而且被它深厚的文化内涵所吸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城隍信仰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汤溪城隍庙将这一信仰完整地阐释和展示出来。
汤溪城隍神宋约,不仅是汤溪百姓心灵上的精神支柱,而且是他们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指引者。宋约曾任浙江阳溪县知县,到汤溪任职时已60多岁高龄。宋约在汤溪任职八年,生活简朴,廉政勤勉,扬善惩恶、薄赋爱民,功绩显著,为民称颂。在任期间,他依靠百姓支持,全面勘察规划,克服重重困难,在虎狼出没之地创建县治、孔庙、城隍庙等,并规划开阔街巷市井。
他为官清廉,家中积蓄不多,逝后家小的去向成谜。因其在任期间政绩卓越,深受汤溪百姓拥护爱戴,百姓希望他去世后继续守护一方安宁,便尊他为城隍神。
汤溪城隍庙最具特色的,当属传承已久的“摆胜”习俗。“摆胜”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祭祀酬神礼仪,是汤溪百姓对城隍神最诚挚的感恩与祈愿。据史料记载,“摆胜”始于明朝,盛于清朝,是祭祀中最为隆重的礼仪之一。每逢农历子、辰、申年的四月十六,即汤溪城隍神宋约的诞辰,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摆胜”活动。
那一天,城隍庙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供品种类繁多,天上飞的、山间跑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应有尽有,还有各类文物、古董、民间编织、雕刻、刺绣和剪纸等,花色品种多达数百种。所有供品都饱含着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城隍神的崇拜,每一件都经过精心构思,用吉祥寓意命名。
其中,用数万颗瓜子仁砌成的七层玲珑宝塔尤为令人称奇,塔内烛光闪耀,塔外风铃叮当,随风摇曳,似在向城隍神传递百姓的心意。这些精美的供品,不仅是物质的呈现,而且是汤溪百姓精神世界的寄托,他们希望通过这些祭品,表达对城隍爷的敬意,祈求庇佑,让一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和美。
与当地百姓交谈中,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城隍庙的深厚情感。他们说,城隍庙不只是一座庙宇,更是他们生活的重要部分,是心中永恒的精神港湾。在这里,他们传承先辈的信仰,延续古老的习俗,让这份文化火种在岁月长河中代代相传。
这座古老庙宇曾一度沉寂,失去往日热闹。直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重新修缮,才重现昔日风采。中断65年的“摆胜”习俗,也在金华非遗保护部门和城隍庙文保所的努力下,重新回到人们生活中。
如今,汤溪城隍庙已成为汤溪文化的一张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它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部活着的历史,一本承载着汤溪人民情感与记忆的厚重书籍。在这里,告诉世人清廉为官的价值。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价值将会彰显出更大的人文力量。
深受影响的邵文杰脱下军装当上乡村创业致富排头兵,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2月,汤溪镇30个村共同成立了汤溪镇汤吃汤玩共富工坊,并在汤溪老街打造了“城隍庙街”商业街,集餐饮、美食、娱乐、民俗文化、购物等多种业态于一体。同年8月,成功举办了“啤酒音乐节”“城隍庙会”“畲族三月三油菜花节”等19场活动,“城隍庙会”更是被评为“浙江省精品市集”。
离开汤溪城隍庙时,我心中满是不舍。回望那座古老庙宇,在夕阳余晖中愈发庄严肃穆。我知道,这次探访只是与它的短暂邂逅,而它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未来,我期待汤溪城隍庙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人了解它的历史文化,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让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在岁月长河中绽放更绚烂的光彩。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