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婺城区塔石乡的上南坑村,葱郁的山林环抱着一处静谧的居所——八斗山居。山居的打造者王邦臣是义乌人,他七年前被这里的山水深深吸引。“一走进来人就神清气爽,有种隐居的感觉,好像就不想出去了。”王邦臣动情地回忆起初见时的情景。
正是这份对山水的热爱,让王邦臣决定在南坑小学旧址上,倾注心血打造自己的“心灵栖息地”。他坦言,最早是把这里当成自己的一个度假场所,后来受朋友影响改造成了民宿,由此从私享的桃源,变成了与更多人分享山水之美的窗口。
面对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带来的客流挑战,他积极拥抱线上渠道。同时,面对散客单间订单可能带来的短期成本压力,他也选择坚持接待。“接一个房间的话,电费就要一百多了,肯定亏钱。”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但客人来了,体验好了,发抖音、朋友圈,这就是无形的宣传。”王邦臣的话语里透露出他引流拓客的坚定决心和对这片山水价值的信心。
走进八斗山居,一个摆满当地特色农产品的角落格外引人注目。“这些都是村民放在这里卖的。”王邦臣指着货架介绍,“蜂蜜、茶叶、笋干……特别是笋干,卖得特别好,现在都没货了,就剩空罐子了。”这些村民手中的山珍,通过八斗山居这个窗口,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实实在在地增加了村民们的收入。这初步实践了他“带动周边”的想法,让民宿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纽带。
王邦臣对八斗山居和上南坑村的未来,有着清晰的构想。“不能光靠民宿,要把其他业态一起做起来。”王邦臣计划深度挖掘本地风味,打造特色餐饮体验,同时积极筹划引入烧烤、咖啡、茶饮等休闲项目,他解释道,“未来就是要把住宿、餐饮、农产品、休闲娱乐整合起来,做一条龙服务。”
王邦臣告诉记者,他已注册成立农业观光旅游公司,目标是将八斗山居打造成一个微型的乡村度假目的地。
支撑王邦臣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的,是他内心深处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我现在的目的就是想办法带动整个村子做一些文旅相关的产业,大家一起干就有奔头。”在上南坑村的6个年头,王邦臣早已与这片土地长在了一起,“每次客人多的时候我就睡到村上的办公楼里,村里的每个人我都认得。”八斗山居早已成为他疲惫心灵的港湾。“压力大了,我就躲到这来,进来就不想出去。”这份源于山水的宁静与满足,是他最珍视的回报。
从为自己打造的山水别墅,到面向公众开放的民宿驿站,再到谋划带动乡村发展的平台,王邦臣在八斗山居倾注的,远不止是资金和精力,更是一位“新村民”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谊。王邦臣和他的八斗山居,正努力与村民们一道,描绘上南坑村充满生机的未来画卷。
(记者 毛晨凯)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