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静怡)近日,在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第十届安巴文化旅游季群众文化惠民展演现场,《故乡恋曲》《道坞大锅庄》等20余个本土节目轮番上演,以歌舞、器乐等形式呈现了一场沉浸式的视听盛宴。其中,由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带来的经典剧目《金猴闹春》让现场观众们耳目一新,赢得满堂喝彩。
演出现场,演员们以扎实的功底和细腻的演技,将猴戏的灵动顽皮展现得淋漓尽致,引得台下观众掌声连连。藏族姑娘杜吉翁姆兴奋地说:“婺剧和我们藏戏相比是另一种韵味,我觉得婺剧挺精彩的。”现场,还有不少道孚观众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近距离欣赏来自江南的传统戏曲,演员们细腻传神的表演让他们对婺剧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
婺剧俗称“金华戏”,2008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道孚之行,对于扮演“猴王”的婺剧演员王为轩而言意义非凡。他介绍,《金猴闹春》这一剧目喜庆热闹,故事简单易懂。他从艺二十多年,虽然该剧目已在国内外演出过多次,但却是第一次携团队来到雪域高原。
“一路上,我们感受到了道孚的高山美景和当地人民友好好客的风土人情,当地干部还提前为每位演员准备了氧气瓶,特别的热情!”王为轩说,在道孚,他们看到藏族同胞对婺剧的喜爱,也感受到藏戏艺术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双向收获,更促进了不同地域、民族之间的深度交融。
近年来,婺城与道孚的文化互动日益频繁。今年6月,道孚县文艺团体赴婺城参加“共叙山海情·婺道一家亲”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活动,热情奔放的藏族锅庄舞步在保宁门前的长街上翩翩而起,精美绝伦的藏族非遗展品吸引无数市民驻足欣赏,特色鲜明的道孚文艺节目为婺州古城增添了别样魅力。如今,金华婺剧表演又在高原舞台上惊艳亮相,进一步实现了两地文化的深度对话。
当天,在“浙川情·绘道孚”两地文化(书画)交流活动中,婺城区艺术家与道孚艺术家一同携手,创作了展现山海情谊的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现场展示,还进行了捐赠和共展,以笔墨见证两地情谊,成为此次文化盛宴中“山海同心”的生动注脚。
作为婺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藏族姑娘地绒也在推动婺道两地文化交流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她表示,这场你来我往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而且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在新时代的春风里,这场持续深化的文化交流,也将为两地的合作发展注入更持久的文化动力。
看婺城新闻,关注婺城新闻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