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关注

  热浪中的逆行英雄!记者和萌娃体验“高温下的战斗”

一场“硬核”的“消防初体验”

2025-07-31 08:56:04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王舒婷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着战斗服、手提消防水带,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他们是逆行英雄,是为我们筑牢火灾防控“最后一道防线”的消防员们。日前,记者带着北苑小学一(3)班的“小体验官们”来到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体验消防员的夏季训练。

  战斗服以及装备穿戴是消防员“迎战”的第一步。套入鞋裤、穿上外套、系上安全腰带、戴上灭火头盔和消防手套……这套穿戴动作如果是消防员来做,只需要1分30秒,而这仅仅是及格线,如果遇到出警的情况,最快40多秒就能完成。“接到出警命令的消防员必须根据调派车辆要求,立即着装登车出动。”金华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消防员叶金波说。

  灭火战斗服的材质像厚实的棉被,装备也很沉,整个穿戴过程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在叶金波的协助下,记者花了5分多钟完成了“换装”。穿戴完成后,记者尝试抬起腿、迈开步子,但由于衣服装备比较厚重,灵活性大受影响,走得颇有些蹒跚。“现在你穿的这套装备是‘减负版’。”叶金波介绍,记者身上的灭火战斗服加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重量在40斤左右,而消防员在实战或训练中的装备负重足足有70至80斤。“火场内温度能达到200~400℃,这套装备能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走到室外,小朋友们看到记者换上的战斗服,纷纷惊叹:“好帅啊”“我也想穿”……但记者只能感受到“帅气”背后40多斤装备带来的闷热。现场,多名小朋友试背了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体验后直呼:“感觉我背了一个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直径40毫米的消防水带,消防水带因使用场景不同有很多规格。”在叶金波讲解的过程中,记者已经拎上了两盘水带,准备尝试训练项目“负重100”。随着一声令下,记者奔跑起来,短短50米就已经累得大口喘着粗气,汗水止不住地往下滴,折返跑完100米时,手臂已经完全没有了力气,水带也掉落在地上。“这是我们常规的负重跑步,没太多技巧,主要是训练体能,一般用直径80毫米的水带,重量要比你手上的两盘重一倍。”叶金波说。随后,叶金波还带领记者和小朋友一起体验云梯车、穿越狭小空间、水带和水枪使用等,参观消防执勤车辆、防护装备及各类消防器材,“零距离”接触消防、学习消防。

  在穿越狭小空间时,记者匍匐前行,没一会儿就感到头晕目眩,即使穿着厚厚的战斗服,爬完后膝盖还是隐隐作痛。“平时我们在训练中,还要拖上一个重量为120斤的人体模型,模拟真实的救援场景。”叶金波的话,让在场的小朋友感到不可思议。

  “消防员叔叔,这么热的天还要训练,你们累吗?”面对小朋友们的疑问,叶金波笑着说:“训练确实很累,但在训练中每多一分刻苦,在实战救援中便会多一分把握,这是消防员叔叔的责任。”叶金波加入消防员队伍已经7年,在他眼中,消防员一直是神圣的职业,他的家人中也有消防员,所以从小对这个职业充满向往,如今成为了一名消防员,也圆了他儿时的梦。

  结束体验后,记者脱下战斗服,塞进消防靴内的长裤裤腿已经完全被汗湿。“很正常,训练加上出警,我们的里衣经常会汗湿,有时一天要换两、三套衣服。不夸张地说,我们每天的训练时长在6个小时左右,在夏天,训练之后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在特勤大队里,记者还看到不少消防员的手臂上,有训练或实战中留下的伤疤印记,对他们而言就像是烈日、烈火中的“勋章”。

  【记者体验手记】

  沉浸式的体验,让记者见证了“超人”是如何炼成的,也在“小体验官们”的心中埋下了“我也想成为消防员”的种子。

  消防员的“硬核”训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因高温或者严寒而停止,他们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只为了解救的那一瞬间。在我们看不见的角落,有无数个他们365天时刻待命,闻令而动、向险而行。(记者 王舒婷)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