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新闻中心今日婺城婺城网视图库中心新闻专题婺城政务金华新闻连线浙江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外媒婺城
您当前的位置 :     婺城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今日婺城 > 要闻

  呵护“朝阳”陪伴“夕阳”

婺城一所幼儿园变身养老院

2025-09-01 09:06:47  来源:  婺城新闻网  作者: 梁亚伟

  “这里很好,你要放心!”近日,90岁的邵奶奶向前来探望的女儿嘱咐道。老人口中的“好地方”正是位于城北街道北苑社区的“润年之家”养老院。这个曾挤满孩童欢笑的地方,如今成了社区老人的“幸福港湾”,每一处改造、每一项服务,都藏着对“夕阳生活”的用心。

  转型是顺势而为

  “润年之家”养老院的前身,是有着20余年办园史的北苑第一幼儿园。2016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后,这里曾是社区最热闹的地方:280名孩子挤满9个班级,功能室不得不被改成临时教室。时任园长庄艳芳回忆:“那时候每天听着孩子们的笑声,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像在耕耘一片生机勃勃的小花园。”转折始于2022年。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幼儿园生源逐年下滑,到了2023年6月招生季,报名人数仅十余位,远低于25人的标准班额。“成本倒挂、大势所趋,幼儿园何去何从?关停似乎成了定局。”庄艳芳说。

  就在此时,北苑社区被列为金华市“未来社区”的试点改造单位,其中规划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庄艳芳看到了新的可能。“北苑社区总面积约0.6平方公里,下辖14个居民小区,常住人口约796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31.27%,不少老人子女在外,日常照料、健康管理成了难题,可以说养老需求非常迫切。”她主动对接街道民政工作人员,提出将幼儿园转型养老院的想法,“与其让场地闲置,不如换个身份继续服务社区,只是服务对象从‘小花朵’变成‘老宝贝’而已。”

  乐园变身“适老港湾”

  如今,站在北苑小区原幼儿园门口,门头上方的“润年之家”四个字清晰醒目,宣告着这里的全新身份。

  步入院内,适老化改造的细节藏在每一处角落。主楼分为两层,安装了崭新的电梯,阅览室、食堂、保健室、康复室等一应俱全;原先的教室改成了双人间,配备无障碍卫生间,并加装扶手和应急按钮;原本下沉的操场被填平铺上了安全温暖的木地板,老人们可以在此喝茶、晒太阳;户外塑胶跑道换成了平整的水泥地,轮椅通行稳稳当当。庄艳芳亲自采购的防滑桌椅、沙发空调,也让这里“家的氛围”愈发浓厚。

  正式运营前,这里已先行开展居家养老照料服务:运营老年食堂、提供义诊服务、组织唱歌活动……让老人们慢慢熟悉这个“新地方”。今年7月21日,“润年之家”养老院通过消防验收和备案,7月23日正式接收老人。截至目前,16位老人在此居住,其中2位轻度失能,14位中度失能。

  每天清晨6时,“润年之家”的一天就开始了。护理员会挨个房间叫醒老人,协助行动不便的老人穿衣、洗漱。7时,早餐准时上桌,小米粥、鸡蛋、馒头……样样都是适合老人的软食。此外,保健医生每天会进行三次健康监测,随时了解老人的血压、心率、睡眠情况。

  到了中午,两荤三素的营养餐供老人根据口味偏好自主选择。下午的时光最热闹,唱歌、做手工,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不时欢笑。另外,护理员每隔2小时会巡查一次房间,确保安全。

  温暖的职业转换

  “从前看着孩子天天向上,如今陪伴老人夕阳出彩,无论是哪种身份,核心都是让每个生命都能被温柔对待。”庄艳芳常常跟团队这样说。这里还特意邀请医生定期坐诊,遇到护理难题,随时能请教专业人士。

  庄艳芳自己也成了“全能选手”:她跟着视频学做养生操,然后教老人们一起练,还设计了适合老人的涂色游戏。有位老人曾拉着她的手说:“我前前后后请过14位保姆,都不如这里照料得贴心。”这句话,让整个团队更添工作动力。

  “‘润年之家’的‘润’,是滋润的润,也是民俗里‘闰月’的谐音。”庄艳芳说,闰月代表“多一份时光”,希望老人们在这里能延年益寿,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谈及未来,庄艳芳计划慢慢优化服务:针对失能老人增加康复设备,设计更多适合老人的互动活动。“我们不想追求入住数量,只想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夕阳无限好’。”

  呵护“朝阳”,陪伴“夕阳”。这场“幼转老”实践,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教育资源,更用细致的服务和温暖的初心,为“老有所养”写下了更生动的注脚。

  (记者 梁亚伟)

责任编辑:施川
分享到:
婺城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婺城新闻网官方微信
批准文号:浙新办2008[ 15 ]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33120190038 有效期:2022年12月16日至2025年12月15日浙ICP备09057527号
金华市婺城区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  举报电话:0579-82225333